如何判斷云計算的自主可控?
時間:2022-03-17 13:24:01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3-17 13:24:01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了解到問題的背景,就可以回到題目上的問題來了,如何判斷云計算的自主可控?哪就是看生態(tài)、看技術。
看生態(tài):廠商是否建立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云計算生態(tài)體系,這方面阿里確實給我們做出了一個榜樣。別的不說,依托于淘寶打造出的新零售云計算體系已經使其立于了不敗之地。在這個基礎之上,會再進一步向政務、工業(yè)、金融、醫(yī)療等多個行業(yè)去進行滲透。從生態(tài)的角度來講,阿里的先天優(yōu)勢基本上已經建成了。
看技術:阿里的雙十一,與其說是營銷的展示,不如說是對阿里云技術的展示。交易額三分鐘破百億背后是阿里云網絡、計算、存儲應用處理能力的最佳宣傳手段。
但是雙十一這種展示方式并不是判斷或評測廠商云計算技術能力的最佳方法。首先是驗證方法無法復現,其次展示成本過高,占用資源過大。(云計算資源畢竟還是有限的,用在一處資源過高,必竟會對其它應用造成影響。)
對自主可控的判斷問題,歸結到一點還是缺乏有效的云計算評估辦法。做為一個第三方媒體,至頂網去年就曾經對對公有云主機的網絡及應用處理性能進行了評測,并嘗試對其基礎測試指標進行歸納。但是第三方媒體的主要作用應該是監(jiān)督與評估,防止廠商的自賣自夸,而不是搞測試研發(fā)才對。如果一項技術的評估測試,是由第三方媒體來進行推動,只能說明這個技術還有太多不成熟的地方存在!
我們在這里也真誠的希望,自身具有自主可控技術實力的廠商,可以更多的將自身的評測方法、測試成績展示出來,讓第三方媒體回規(guī)監(jiān)督的本職中去,從而更好的判斷,到底誰是真正的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