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沒有圍欄的課堂
時間:2022-03-27 02:39:01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3-27 02:39:01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司馬光砸缸是我們從小就熟知的歷史故事,更因為教科書的宣傳而深入人心。
當只有7歲的司馬光能在這么慌亂的時刻,舉起石頭砸向水缸從而救出掉進水里的小伙伴,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變通的重要性,更寓意了學習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無界。 就像打破的是缸,得到的卻是實踐與寶貴的經(jīng)驗。
正如今天以手機、電腦為代表的電子終端設備進入課堂,在劉長銘校長看來,其實打造的正是一個無邊界的學習圈,不在于設備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們能提供的價值,這種技術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拓展了教育的邊界,突破教育和學習者的時空限制,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學習到任何所需要的知識。
英特爾物聯(lián)網(wǎng)事業(yè)部教育及企業(yè)行業(yè)總經(jīng)理黃薇同樣認為,借助電子終端設備這樣一個恰當?shù)墓ぞ撸梢栽黾訋熒g的互動,讓學生更容易找到學習的樂趣。
因為傳統(tǒng)的課堂是在一個封閉的物理空間里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雖可以排除外界環(huán)境對教育教學的干擾,但也因此容易導致教育教學與真實世界真正生活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分離。 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發(fā)布,技術為課堂邊界突破提供更多可能。當移動互聯(lián)技術進入課堂,線上線下的資源被打通,課堂就不再是封閉的圍欄,個人終端設備更像一個入口,將學生帶到課室外的天地,同時也將外界的信息帶入課堂,將多元觀點帶進課堂,拉近學習與生活、理論與實踐的距離。
當然,教育絕不僅是滿足授人以魚,更要做到授人以漁。正如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對此,黃薇表示,在學校課堂中利用電子終端來輔助教學,其實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打通線上線下資源,突破知識邊界的 云上圖書館,實際上為學生掌握21世紀技能提供了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