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懂美國的地址?
時間:2022-07-29 14:39:01 | 來源:網(wǎng)站運營
時間:2022-07-29 14:39:01 來源:網(wǎng)站運營
美國的地址格式是非常統(tǒng)一和簡短的。以前在國內(nèi)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常常遇到申請表格上地址一欄只有很小的空間,要把自己的中國地址(某省某市某區(qū)某街某號某大學某校區(qū)某學院某系某樓某單元某號)填進去極其困難,后來知道是美國地址都很短的緣故。
美國地址的格式是從小到大,先寫名字,然后是道路地址,然后是市名、州名縮寫和郵編。如果要寫國家(USA),寫在郵編后面。
名字很簡單不談了。道路地址的格式是「數(shù)字+街名+房號」。490 2nd St, Suite 300 就是「第二街 490 號 300 室」。數(shù)字前面不需要加「No.」,這是很多中國人會犯的錯誤。街道類型可能是 Street/Road/Drive/Lane/Highway 等等之一,通??s寫為 St/Rd/Dr/Ln/Hwy 等。獨棟房屋沒有房號不用寫,如果是公寓樓或者辦公樓,則在街名后面加逗號,空一格,然后寫房號。公寓寫 Apt. 300,辦公樓寫 Suite 300 或縮寫為 Ste. 300。也可以簡寫為 #300,公寓和辦公樓都適用。
美國街道的門牌號編排很有規(guī)律,通??拷兄行臑樾√?,遠離為大號,每過一個街區(qū)增加 100 號,一側(cè)是奇數(shù),另一側(cè)是偶數(shù),所以開車時即使沒有 GPS 也很好找。很多建筑還會把自己的門牌號寫的很大掛在高處或者汽車入口處。
然后下面要換一行。如果不能換行的話,要加一個逗號和一個空格隔開。后面寫市名、州名縮寫和郵編(Zip Code)。這里面中國人最不熟悉的就是州名。在中國我們提到某個城市,一般不需要具體指出是那個省,比如武漢就是武漢,沒必要說湖北武漢。但是美國往往需要。美國人給城市起名字比較沒有創(chuàng)意,名字來來回回就是那么幾個,很容易重名。規(guī)定是一個州之內(nèi)不許重復(fù),但是不同的州之間就管不著了。所以如果你在美國提一個城市的名字,后面一定要跟上州名,否則會有歧義,除非是人盡皆知的如紐約等以外。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美國的首都。我們知道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但是在美國你一定要說 「Washington, DC」(只說 DC 也可以),因為幾乎每個州都有華盛頓市,甚至還有個州叫華盛頓,所以如果你只說 Washington 的話,更多的人會想到千里之外的華盛頓州,而不是華盛頓市。此處 DC 是哥倫比亞特區(qū),不屬于五十州,但是相當于州一級的行政單位。換句話說,DC 比 Washington 要大,相信很多人學中學地理的時候,都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誤解成「華盛頓市里面的哥倫比亞特區(qū)」了吧,其實正相反,是「哥倫比亞特區(qū)里面的華盛頓市」。
州名一般縮寫成兩個大寫字母,縮寫的方法是固定的,比如加州是 CA,佛羅里達是 FL,夏威夷是 HI。一些不是州但是跟州同一級的行政單位,也有自己的縮寫,比如上面說的 DC,還有海外屬地,如波多黎各的 PR,關(guān)島的 GU 等。加拿大的省也有類似形式,如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 BC。
最后的郵政編碼,在美國叫做 Zip Code。美國的郵編不像中國一樣基本是擺設(shè),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刷信用卡的時候有時候會用郵編來驗證身份,買車險的時候會用郵編來判斷該地區(qū)的治安情況,等等。美國郵編全長是 9 位,前 5 位常用,后 4 位可以省略,中間用短橫線隔開。寫全 9 位的時候,可以直接定位到一個很小的區(qū)域,所以很多時候美國網(wǎng)站上不需要填地址,寫上郵編就知道大概位置了。
市名、州名和郵編連起來寫的格式是「San Francisco, CA 94107」,市名和州名中間有逗號和一個空格,州名和郵編之間沒有逗號,但是有空格。市名首字母大寫,州名兩字母都大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