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4 06:54:02 | 來源:網(wǎng)站運營
時間:2023-12-14 06:54:02 來源:網(wǎng)站運營
為什么 Tim Cook 會說「人們正在被 Google『出賣』隱私」?:這樣的新聞想必都是經(jīng)過多次轉(zhuǎn)手,多次轉(zhuǎn)手以后,新聞總是會變味Tim Cook: Silicon Valley's most successful companies are selling you out那么這時我們再來看題主的問題描述,未免就有些陰謀論了
近日, Tim Cook 在接受采訪時再次強(qiáng)調(diào):
「蘋果不是那種利用用戶信息獲利的公司?!?/blockquote>接受采訪?Tim Cook在什么場合接受的采訪呢?A dinner in Washington, DC, hosted by the 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在一個探討信息安全的會議,而蘋果大量的利潤又是銷售設(shè)備帶來的,我認(rèn)為他說這句話是符合所在場合和身份的。Tim Cook 的這句話,劍指 Google I/O 2015 上推出的 Google Photos。Google Photos 提供了免費的無限量照片存儲空間,給需要付費、小氣得很的 iCloud 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那么原文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來看看Cook's comments appeared to be directed at companies including Google, Facebook, and Yahoo.這個appeared to be、sounded like經(jīng)過傳播已經(jīng)消失了,同時消失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庫克質(zhì)疑蘋果是否最終會把這些照片用于廣告定向投放”,這句話說明了庫克不認(rèn)為現(xiàn)在Google是在侵犯用戶隱私,他擔(dān)心的是用戶個人信息是否會被濫用。在此之后又加上了一些陰謀論編纂的理由,要知道Google Photos的不限量并不是原圖上傳,而iCloud需要付費也不代表它小氣的很。
Cook also made what sounded like an oblique reference to the new Google Photos, questioning whether Google would ultimately use it for ad targeting.在 Tim Cook 看來,Google Photos 的無限免費政策將會給用戶的隱私帶來負(fù)面影響,他說:「(使用 Google Photos 意味著)拍過的照片,去過的地方,買過的東西,截圖的文件、地圖等信息同時也都“上繳”給了 Google?!?/blockquote>這句話簡直就是陰謀論者的深加工再創(chuàng)造,此時讓我們看看原文You might like these so-called free services, but we don't think they're worth having your email or your search history or now even your family photos data-mined and sold off for God knows what advertising purpose首先,這句話中so-called free services沒有特指Google Photos,它包括了搜索引擎搜索記錄、郵箱地址等,這一句話是在說所有的硅谷公司,而在翻譯過來的文字中就變成了只針對Google了。其次,庫克討論的是一個worth的問題,他認(rèn)為你用個人信息換取這樣的免費服務(wù)是不值得的,因為他們把用戶個人信息用在了廣告投放上。這里庫克擔(dān)心的仍然是濫用,而不反對收集。最后,上交給了Google這個概念換的非常好,明明是上交給了Google的廣告部門嘛,但是這么一寫就有了“從Google購買用戶信息1塊錢2000條”這種震撼效果了嘛。然而,諷刺的是,在蘋果官網(wǎng)下方的隱私政策里,清晰地寫到:
「我們還會將個人信息用于以下目的:幫助我們創(chuàng)建、開發(fā)、運作、提供和改進(jìn)我們的產(chǎn)品、服務(wù)、內(nèi)容和廣告宣傳,以及防丟失和防欺詐目的?!?/blockquote>這時我們再來看這段話,就沒有任何諷刺了,因為庫克反對的是濫用而不是收集。也許有人會質(zhì)疑“廣告宣傳”不就是上文說的濫用么?這時候又要搬出原文了t's worth noting that Apple has an ad business of its own: iAds, which runs inside iOS apps and on iTunes Radio. The ads enable companies to target customers by cross-referencing their email addresses and phone numbers anonymously against other data obtained by marketers.這句話告訴我們蘋果至少在宣傳上是強(qiáng)調(diào)我們的iAds也是在防止用戶個人信息的濫用的,而且我們用的只是你的email和手機(jī)號,所以這么看來,蘋果的隱私政策并不諷刺。
說完了題目中的謬誤,我們再來聊聊這個值不值的問題。
我認(rèn)為,只要廣告主接觸不到用戶信息,那么提供個人信息就是值的。
大家有一個誤區(qū),被某度虛假推廣廣告搞的大家普遍認(rèn)為廣告都是騙人的。然而事實不是這樣,廣告本該是廣告主、媒介和受眾都獲益的一個活動。舉個栗子,你是一個IT從業(yè)人士,馬上要結(jié)婚了(多么不容易),覺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一個IT從業(yè)者不做個網(wǎng)頁介紹下兩人的幸福生活實在是太low了,但是你專長卻不是寫網(wǎng)頁的。此時你打開facebook,恰好看到一個提供網(wǎng)頁模板的網(wǎng)站,你只要提供內(nèi)容就行了,于是你開開心心的和隔壁老王妻子一起做了一個網(wǎng)頁,大家都覺得你逼格很高,從此走上了人生贏家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你節(jié)省了時間,媒介和廣告主都賺到了錢,大家都贏了。
但是,庫克的擔(dān)心不是多余的,特別是Google這樣的公司,它涉及的業(yè)務(wù)太多,收集到的用戶信息太多,有些信息,用戶提供來只是為了改善某一特定的功能或服務(wù),但很可能會被用在其他業(yè)務(wù)。起初,這樣的行為可能讓用戶覺得很貼心,比如你收到了一條朋友的消息說某天某時間去某地點,你回復(fù)好的,經(jīng)過自動識別,這項活動被加進(jìn)你的行程。此時收集信息就是改善了你的體驗。但是總有一天對你個人信息的使用會打破你的底線,讓你感到自己出于改善某項服務(wù)的個人信息被濫用在另一個服務(wù)上。就比如Google某一天在你沒填寫戀愛情況的前提下能夠通過Google Photos分析出你在戀愛,進(jìn)而給你推薦情侶適合去的景點、餐館,這就很可怕了,這時你的個人信息就是被濫用了。
按照現(xiàn)在硅谷的發(fā)展,這一突破底線行為的產(chǎn)生,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是Tim Cook說"SOMEDAY, CUSTOMERS WILL SEE THIS FOR WHAT IT IS."的原因。
以上
關(guān)鍵詞:
微信公眾號
版權(quán)所有? 億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許可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