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國產優(yōu)劣
時間:2023-06-29 21:30:01 | 來源:營銷百科
時間:2023-06-29 21:30:01 來源:營銷百科
國產手機國產優(yōu)劣:
國產手機從集體失語到群體逆襲十年前,中國的手機企業(yè)甚至缺乏獨立的設計能力,但是經過了十年的發(fā)展,中國企業(yè)已經能夠設計制造出被市場認可的產品,中國智造宣告崛起。2014年是國產手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以'中華酷聯(lián)'(中興、華為、酷派、聯(lián)想)加小米、OPPO等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直逼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份額,打響了'國產手機'逆襲反擊戰(zhàn)。
國產手機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手機市場實現(xiàn)'逆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國產手機品牌的繁榮是多方面因素推動的。首先,歸功于中國手機市場的巨大潛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市場,也是各大手機品牌競逐的主戰(zhàn)場。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增幅達到87%,到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4億部,占全球銷量的30%左右。中國自主品牌推出的手機機型已達到700款,數(shù)量上位居世界第一。
其次,國產手機的'逆襲'與運營商政策支持密不可分。3G時代,國內手機市場最大變化就是運營商渠道崛起,2010至2013年三大運營商都不遺余力引入定制版國產千元智能手機,同時提供高額話費補貼,國產千元定制智能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上攻城略地,迅速占據(jù)了國內的中低端市場。在運營商的4G終端中,絕大部分都是中華酷聯(lián)等國產手機,運營商提供的終端補貼進一步推動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的蓬勃發(fā)展。4G時代的來臨,帶來了一場以千億為單位計算的產業(yè)盛宴,成為國產手機品牌'彎道超車'的強力助推器。不少業(yè)內人士這樣形容4G對國產手機的影響,'從手機廠商的角度看,國產手機有望成為4G元年最大的優(yōu)勝者。'
再次,國產手機技術能力日漸成熟,高性價比獲得用戶青睞。十年前,中國的手機企業(yè)基本是采用韓國方案制造手機,經過十年的發(fā)展,中國企業(yè)已經能夠獨立設計高性價比手機,這讓國內廠商的競爭能力大大提高。硬件的高性價比是國產手機營銷的一大法寶,在產品配置相近的情況下,國產品牌與洋品牌相比往往價格更低,從品質、功能到體驗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用戶自然傾向于選擇價格更加低廉的產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