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 與云計算最契合的項目
時間:2022-04-14 05:12:02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4-14 05:12:02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奧林匹克運動會或許是與云計算最契合的項目。奧運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夏季和冬季),每次在不同國家城市,需要花費1-2年時間搭建場館、轉播中心等設施,在賽事結束后,需要將大部分設備拆除、轉運回國,或想辦法再利用而與此同時,在另一個國家的另一座城市里,一座新的轉播中心開始搭建。
這是一項周而復始的工作,也是奧運會特性帶來的一項難題。2016年,當里約奧運會結束后,奧運技術架構向云上遷移,被國際奧委會視為技術趨勢的重點方向。
云計算能夠幫助解決重復搭建的難題。將奧運技術所需的IT基礎設施、轉播硬件放在云端。開賽前,在云端部署即可,無需再搭建數(shù)據(jù)中心;比賽后,云端資源即刻可以釋放,再為其他工作提供支持。相比傳統(tǒng)的衛(wèi)星轉播,云上轉播更低成本、也更靈活,轉播機構無需提前在賽事國建設傳輸設備和機房,而且允許記者媒體遠程轉播和剪輯內(nèi)容,甚至無人到現(xiàn)場也能完成轉播。
更何況,相對傳統(tǒng)IT設施和傳統(tǒng)傳輸方式,云計算的性能更好、靈活度更大,能夠用高帶寬傳輸更高清的影像資料,在訪問量增大時及時擴容保證流暢度,還能夠更深入地與AI、AR、3D技術融合,以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此外,奧運賽事內(nèi)容不斷增加,以北京冬奧會為例,OBS產(chǎn)出了超過6000小時賽事內(nèi)容,超過四年前的平昌冬奧會。隨著時長、高清格式的增加,云上轉播成為必然趨勢。同時,云上轉播還可以同時傳輸幾十路的4K超高清信號,比標準高清格式豐富四倍。綠色、敏捷、高性能、更多創(chuàng)新,這些都是云計算正在為奧運會帶來的巨大改變。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說:云上奧運,為奧運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為奧運書寫下新的歷史。同時表示,北京冬奧會實現(xiàn)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核心系統(tǒng)全面上云,并用云計算支持全球轉播,這為奧運留下了全新的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