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綜藝的“下沉密碼”
時間:2022-06-04 07:06:02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6-04 07:06:02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犀牛娛樂原創(chuàng) 文|方正 編輯|夏添 潮流綜藝是拍給誰看的?
時至今日,綜藝制作平臺、潮流圈人士、普通觀眾都仍對這一問題抱有疑惑。觀眾看不懂,潮人看不慣,潮流綜藝始終是處在摸索階段的一個賽道。
霍姆斯說,“時髦僅是試圖在生活方式、社會交往中把藝術變?yōu)楝F(xiàn)實”。毫無疑問,潮流就貫穿在我們的日常。然而,無論明星主理人開店,抑或潮牌廠商對戰(zhàn),看潮流綜藝,觀眾常會生出問號臉:這跟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在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里,與潮流有關聯(lián)的場景或許是:入職第一天,怎么給同事們留下個好印象?我今晚約了好哥們?nèi)ゾ瓢?,穿什么好呢?我周末要和好姐妹去音樂?jié),怎么才能美美地見我的偶像呀?
事實上,在生活里常遇到的“穿搭”難題,就是我們離潮流最近的時刻。近期開播的《這!就是潮流》似乎深諳這一點,該節(jié)目全程專注于“潮流穿搭競技”,致力于為當下年輕人解鎖各類生活場景下的“穿搭tips”,一定程度上跳脫出了傳統(tǒng)潮綜的窠臼。
用“穿搭創(chuàng)作競技秀”破題,節(jié)目既展現(xiàn)出95后、00后千姿百態(tài)的潮人個性,又以開放的姿態(tài)邀約公眾進入洛麗塔、漢服、JK制服等圈層世界。這意味著,潮流綜藝不再“凡爾賽”,而是下沉到多數(shù)人都能get到的大眾市場。
Z世代的“千人千潮”態(tài)度 “千人千潮,我決定我是誰?!?br>
在節(jié)目slogan的感召下,一幅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潮流青年的時代群像在《這!就是潮流》里被徐徐展開。他們中有詮釋學院派高級審美的酸痞、有豪言沖向巴黎時裝周的“涂鴉達人”校服兄弟、還有妙用山東大蔥元素肆意揮灑創(chuàng)造力的“大蔥哥”潘天野。
這屆潮人能百花齊放,得益于市場的欣欣向榮。據(jù)中信證券《2021年中國潮流消費行業(yè)專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潮流服飾市場規(guī)模已達數(shù)千億。而以社交、悅己為消費動機的Z世代,是撐起市場的C位人群。CBNData發(fā)布的《2020Z世代時尚消費洞察報告》里稱,各類潮流消費里Z世代群體占比超80%,24.3%的Z世代在購買服裝時會首選潮牌。
當Z世代接連邁入社會,可支配收入步步走高,曾小眾自嗨的潮流文化,便有了從小眾進階到更大眾消費層面的趨向。當街面上身著漢服、洛麗塔的年輕男女越發(fā)常見,為潮流文化、潮流綜藝的“破壁”和“拓圈”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歷經(jīng)首期“1分鐘變裝淘汰賽”的洗刷后,《這!就是潮流》20強在第二期迎來“國潮Z世代”主題賽。1對1互換行李箱衣物、從對手風格里開出自己的“個性之花”,潮流選手們的更多可能性被我們所看見。
例如,抽到與吹吹PK的李宗鴻,在“僅有女生服裝可選”的限制下,巧借中國隊梅花運動上衣的氣場,生生把少女風擺裙穿出“哥特運動混搭猛男洛麗塔”的硬朗感;周祖兒拿李燕窩oversize牛仔褲的單褲筒當“褲裙”來穿,變另一褲筒為裙擺裝飾物,如此大腦洞的藝術感改裝引來全場贊許。
從“戶外混搭”到“哥特運動混搭猛男洛麗塔”,從“工業(yè)廢土風”到“華麗復古風”,從“賽博朋克酷炫風”到“混搭街頭風”,李宗鴻、奕妃、丁強等選手在兩期節(jié)目里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風格,詮釋了Z世代“千人千潮”的不設限潮流態(tài)度。
“是我穿衣服,不是衣服穿我”,選手趙一桉的這番話提醒我們潮綜的根本價值,潮流更多時候不是一種外在的衣品,選擇不盲目逐浪、勇敢活出自己的內(nèi)在生活態(tài)度,才是Z世代潮流青年的魅力所在。
不過,表達個性不等于沉溺自我,兼?zhèn)鋵Υ蟊妼徝赖目剂俊⑷诤?,同樣是潮人選手們的“必修課”。
去意大利讀柏麗慕達時裝學院的酸痞,雖是妥妥的“學院派”,他的服裝設計理念卻并沒有“為了高級而高級”,反而走了大家易接受的極簡風路線,他改造紅豆白色襯衣的一套裝束,被潮流助推官上官喆高度評價為“做的已經(jīng)像是一件成衣”。
管你是運動風、工裝風還是嘻哈風,管你是涂鴉、潑墨還是手作,在《這!就是潮流》的舞臺,任何風格元素都可被喜愛、被解構、被包容、被融合,在個性和共性的碰撞再生中,選手、觀者都可得到屬于你自己的“潮流答案”。
可被習得的“潮流穿搭tips” 如果說時裝秀與大眾間總是隔著一道墻的話,破墻是潮流綜藝的天生使命。
“觀眾在看(時裝)秀上的衣服時,覺得不適合日常穿著,但如果將這些單品拆開,很多是能在生活里找到穿著場景的?!盨ANKUANZ品牌創(chuàng)始人、潮流助推官上官喆的這番話幾乎成了《這!就是潮流》的某種引子。
潮流,從不是奢侈衣物的簡單堆疊上身,潮文化最初發(fā)軔于街頭,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是潮流之源。
“軍用綠挎包”、“雙星乒乓球鞋”、“袖套”、“老上海電視機罩”,這些是國人小時候家家都有、最親切的老物件。第二期讓選手去改造他們,節(jié)目組傳達的是把最日常、大眾的物品穿出“潮”感的一套方法論,觀眾觀之能夠去模仿、學習。
“老干部”赫連始終懷抱一顆文藝靈魂,他總愛去公園里觀察大爺大媽以找尋創(chuàng)作靈感。第二期節(jié)目,他裁剪紅色電視機罩做成“相機包”,既給觀者留下“復古美學”的記憶點,又最大化發(fā)揮了單品的實用功能,他的“潮”是扎根在煙火市井里的。
秉持“合適地點穿合適衣服”理念的江膾一,清晰闡述了她將軍挎包五角星做成頭箍、將主體包身改造成手包、打理出上世紀80年代上海女性時髦發(fā)型的穿搭思路。不得不說,她的各類穿搭小心思都極為精妙,女孩們完全可以在生活里運用起來。
第一期的“1分鐘變裝”環(huán)節(jié)同樣貢獻了諸多穿搭tips。“漢服美女”傅冬暖在60s內(nèi)將一襲宋代國風漢服簡單調(diào)整,便搖身一變?yōu)橄挛绮璞貍涞木鲁7淮┲鞘型ㄇ跈C能服的金繼煒模擬了到達辦公室后,脫去外裝快拆為背包,并變裝為一身職業(yè)裝的全過程。上述的換裝技巧,也是一般人可以在日常情境中去運用的。
《這!就是潮流》一直試圖從兩個層面將“潮流穿搭tips”傳達給觀眾。
感性層面,借由“全景式的穿搭展示”,觀眾可感知、辨別選手穿搭的美感,提升自己的“美商”;理性方面,無論多下沉市場的觀眾,皆可從選手講解中學習穿搭技巧、被種草產(chǎn)品、進而將其付諸于日常的穿衣實踐。
可被感知的潮流、可被習得的潮流tips,《這!就是潮流》將“抽象”的潮流概念“具象”化為一件件潮流單品、一場場穿搭展示秀,建立起潮流人士與普羅大眾對話的“通路”,某種意義上破局了潮流綜藝不接地氣的頑疾。
洛麗塔、漢服、JK制服…… 小眾圈層文化也值得被看見 長久以來,潮流綜藝之所以難“破圈”,或與潮流文化涵蓋的小圈層文化過于繁雜有關。觀眾難以在短期內(nèi)建立對這些圈層文化的充分認知,更妄談撕破對他們的固有偏見。
而透過“穿搭展示”、“60s變裝”、“1v1交換變裝”,我們能以三種視角、三次講述進入,全景式地去細致觀摩一種服裝文化它所承載的美學體系、價值理念。
“異次元魔法少女”吹吹的每次登場都無懸念成為全場焦點。這位曾將自己穿著描述為“兔子和蝴蝶的浪漫婚禮”的二次元女子,自成一套美學系統(tǒng)和話語體系。而每次她甫一展示她的穿搭,一場多方觀點的激烈交鋒就不可避免。
針對吹吹把大片里的臉“液化PS”為混沌態(tài)的一幕,潮流助推官何超蓮、上官喆都表示“沒什么特別的”,但潮評團的高能E蓓子卻堅持認為這是吹吹抽象化概念的表達方式,而石原泥美更是坦言“我是會買吹吹的衣服的”。
這樣你來我往的爭辯或許并不能達成共識,但在自由、包容的意見交換中,我們確實增進了對于以吹吹為代表的異次元文化的了解。
洛麗塔文化、漢服文化、JK制服文化也在節(jié)目里被得到充分展示。江膾一“洛麗塔變裝”獲得的一片好評證明了,洛麗塔文化正被更多看節(jié)目的人所理解;“漢服仙男”趙一桉、“漢服美女”傅冬暖則都在推廣漢服文化的同時,試圖將漢服元素與現(xiàn)代生活語境做結合,推動漢服使用場景的泛化;而黃明昊調(diào)侃讓李佳琦穿JK制服,也大大勾起了觀眾接觸JK制服文化的興趣。
再者,以陸仙人為首的“草根超?!薄⒁匝瓰榇淼摹癱osplayer”、以林嘉慧為典型的“女團成員”等來自不同圈層、個性滿滿的選手齊聚一堂,在相互的交流中求同存異、互幫互助,本是“不一樣煙火”的他們都在為了推廣潮文化的共同目標努力。
在“潮流帶人官”黃明昊、李佳琦和“潮流發(fā)現(xiàn)官”白敬亭之后,《這!就是潮流》還將迎來燒餅、尚九熙、楊超越、利路修、孟美岐、汪東城等新一波“潮流發(fā)現(xiàn)官”的到來,這也將有助于潮流文化的諸多圈層文化被更多“圈外人”知曉。
乘著近年來越刮越響的國潮之風,小眾的洛麗塔、JK制服、漢服文化其實已然有向外“拓圈”的顯著趨勢。據(jù)淘寶的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二季度,被戲稱為“破產(chǎn)三姐妹”的洛麗塔、JK制服、漢服成交金額同比暴漲了255%。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潮流》之所以邀來如此多圈層的潮人,也是敏銳洞察到Z世代潮流消費崛起、國內(nèi)潮流文化向外拓圈、向大眾市場下沉的種種趨勢,希望這檔綜藝能持續(xù)擴大聲量,進而為潮流綜藝“破圈”、“下沉”提供一個可參考的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