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无码青草_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_欧美人与鲁交大毛片免费_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15158846557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15158846557 在線咨詢
所在位置: 首頁 > 營銷資訊 > 網站運營 > 極空間!我們拿什么來信任你?

極空間!我們拿什么來信任你?

時間:2022-08-10 12:03:01 | 來源:網站運營

時間:2022-08-10 12:03:01 來源:網站運營

記:最新的一次致命性故障。

我都不知道該感謝工作人員幫我找回數據,還是該埋怨極空間把我數據弄丟了。
2022年5月11日。正在電視上看極空間中的影片。突然tv端出現類似存儲損毀的彈窗。隨后NAS自動關機,我本以為只是意外斷電,故手動開機,但極空間上的ZDR陣列竟然都損壞了(個人猜測是分區(qū)壞了,不是物理損壞)。

癥狀就是開機提示“請選擇備份方式”,就跟剛剛插入新硬盤一樣。通過SMB協議掛載,目錄結構都在,只是無法訪問。大腦飛速運轉,想到我硬盤里數據是快滿的,這就意味著全盤數據丟失。但到這我還不是很擔心,一是去年時在極空間丟過一個硬盤的數據,通過掛載到windows上就可以讀取、備份了,二是經過那次事故后,極空間就只存網絡影片,不存重要數據了。

接受現實后,我開始嘗試挽救數據。我把極空間Z4關機,把最小的一塊4T的硬盤取出來,掛載到win上,準備用去年的方式備份數據。

然而我發(fā)現極空間不知道通過什么操作將原本上兼容的linux分區(qū)變成了無法識別的分區(qū)格式。經過近一夜的各種努力嘗試后無果。(可以找到數據,但無法重建分區(qū))

5月12日凌晨5:00,我準備放棄數據目錄結構,只恢復內容,再手動整理。

5月12日上午8點,通過4T硬盤的分區(qū)鏡像,恢復出絕大多數視頻文件和照片源文件,只有很少幾個文件無法打開。根據之前的速度推算,將剩余總計32T的文件恢復大概需要100小時左右,加上有部分文件雙備份,故準備放棄恢復,重新下載。

5月12日,上午9點,通過極空間官方公眾號,聯系到官方工作人員,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無損移機操作。經過半小時等待,所有數據全部找回。僅m2需要重新格式化。

1、感謝工作人員幫助。幫我挽回近32T數據。感謝

2、這故障也太恐怖了吧。再次懷疑系統穩(wěn)定性。

3、ZDR陣列模式下硬盤的分區(qū)怎么會不能在其他設備讀取了呢。(要是加密我也能理解,但分區(qū)并不是加密的,只是通過一些方法讓它不被win、Linux等系統識別?就像為了不讓別人走路把路修窄?比喻的似乎并不貼切。但是只有用戶數據丟了才會關心目錄結構和文件的完整性吧,要是偷數據的人只要想要的數據到手就可以了,所以這樣做似乎只是為難了用戶而已。)




以下為歷史內容


關于極空間的個人使用體驗及意見建議。

我是一名極空間Z4用戶,2021年5月24日下單。經過近一年的使用,我發(fā)現極空間遠沒有官方宣傳及評測人評測的“那么可用”。

我用過威聯通、群暉、unraid等眾多NAS,黑的白的都玩過,自認為可以算是個入門玩家了。

當初購買的時候其實我是十分認同極空間這個產品的初衷的。讓用戶不過分關注系統和硬件,僅僅作為設備的使用者。這一點和Apple有相同的出發(fā)點。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發(fā)現極空間似乎與其初衷有所背離。

1、首先讓用戶不必關心硬件、系統平臺的辦法是將其做的足夠“穩(wěn)固”,足夠的實用。但極空間顯然沒有做到。

比如說:極空間的消費者很多都是不想折騰或剛入門NAS的小白,對于消費者來說,我們確實可能不關心什么RAID,什么存儲池,什么內網穿透。但是吧,入門消費者陌生,但不能沒有吧。將ZDR作為建議默認,其他作為高級選項讓設備管理員配置就可以了啊。

2、用戶的簡約流并不應該以犧牲功能為代價。

比如說用戶想要共享一個文件給指定用戶,再比如用戶想讓管理員管理其內部所有文件。這些需求很常見,但在極空間里需要非常復雜的邏輯才能實現,或者根本不能實現。




不知道官方能不能看到這帖子。

建議的功能:

存儲池、虛擬機、真的管理員

這些問題已解決:

空間莫名被占用(聯系工程師遠程解決)、NAS直連電腦(切換聚合模式為“解綁”就可以)、共享協議造成讀寫慢(有線基本解決,無線偶現)、系統日志(沒有、但是有服務管理)、迅雷(不用每次登陸了)。




以下為歷史消息:


一臺NAS應該提供的最基礎的功能是什么?

1、存儲。2、安全。3、網絡。4、附加功能。(這四個基礎功能是金字塔形遞進關系)我認為極空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存儲。2、安全。

作為一臺NAS,存儲是基礎,安全是剛需。

然而對于4盤位的Z4來說,官方只提供 4盤RAID5、4盤ZDR(可以允許一塊一塊買硬盤,只備份選中文件夾)、兩兩RAID1 這三種模式。

想要更高性能只能一次性買齊硬盤組RAID5,然而更靈活的3盤RAID5+一塊冷備、雙盤RAID0+雙盤ZDR等一些底層需求的組合模式都沒有。

這些不都是必須的基礎功能嗎,買回來沒有我都吃驚了,論壇、官方群建議一直都了無音訊。

這還僅僅是功能上的缺失,更重要的這個ZDR文件系統存在BUG。

官方對ZDR文件系統的解釋是,每塊硬盤獨立運行,一塊硬盤壞了一半數據丟失(伏筆),

隨機的,隨機的,這跟全消失問題也差不太多,我每天拍攝的照片都丟一半,下的電視劇少一半。文件就向被滅霸打了響指一樣。

3、網絡。網絡附屬存儲器,網絡服務也是基礎需求。

外網方面:(體驗剛剛及格)

1、官方承諾的、媒體人評測的:外網不限速,帶寬取決于用戶的最大帶寬。實際到手是最高單文件3-4m/s,多文件10-12m/s。10g的視頻外網看更是看1s卡2s。(現在改成7g了)限速就限速,大大方方承認,沒必要遮遮掩掩的欺騙用戶。當初那個階段買的用戶都是支持品牌的。

4、BUG

NAS應該是極其穩(wěn)定的,裝上UPS放到角落半年不關機。怎么也要做到,基礎功能齊備,進階功能無BUG。

但極空間不行,今天更新了文件夾打不開了 重啟,明天迅雷打不開了 重啟,后天空間少了 重啟。

想象的到的、想象不到的BUG,極空間都有。




以上僅為個人體驗,如有錯誤請指正。



關鍵詞:信任,空間

74
73
25
news

版權所有? 億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許可權利。

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瀏覽器,建議您使用谷歌Chrome瀏覽器。 點擊下載Chrome瀏覽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