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003 自己動手建個網(wǎng)站
時間:2022-08-22 13:12:01 | 來源:網(wǎng)站運營
時間:2022-08-22 13:12:01 來源:網(wǎng)站運營
Trick 003 自己動手建個網(wǎng)站依稀記得自己小時候有一陣很流行搞blog,臺灣腔念成“部落格”,比如山寨 FB 的人人、MS搞的Space之類,作為一個很好的個人平臺展示模塊。
但是對于曾經(jīng)打算愛慕虛榮地自己搞數(shù)據(jù)研究的我來說,這種BLOG的形式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換言之,一個寄宿在“
http://www.renren.com/xxxx”這樣的一級域名下的地址已經(jīng)遏制不住青春期的悶騷了。于是在13年自費15刀買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域名“l(fā)iuliu.us”(因為當時在美帝,更因為 .com 實在價格不菲)。至少在我那個年代,其實周圍的很多朋友都有自己的個人網(wǎng)站,特別是建筑系的同學為了申請學校除了放作品集之外,如果有一個個人網(wǎng)站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設計稿和成果會非常有利于自我展示。下圖就是我的第一個個人網(wǎng)站的截圖。彼時就開始不喜歡用big data這個詞語來形容,于是就選擇了data-driven。也不知自己開了個什么腦洞,竟然后面補充了planning process,湊成了DDPP這么一個奇葩縮寫。
順帶提一句,這個網(wǎng)站其實去年就關(guān)閉了,但google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么一個神奇的網(wǎng)站 Wayback Machine:
這個牛X的站點居然保存了全球大量的網(wǎng)站,incredibly amazing.
回國后我又自己動手陸續(xù)建了兩個網(wǎng)站: www.citory.net, www.citorytech.com
前一個依然是自己獨立完成的,不過后一個相對復雜,是依靠眾多小伙伴共同完成的。但總體來說,這幾個網(wǎng)站的基本框架結(jié)構(gòu),是可以一個人搞定的,而且其實是在自己沒怎么寫過代碼還比較小白的狀態(tài)下搞定的。
本次trick,我會大致介紹一下方法和過程,如有細節(jié)的問題歡迎留言:
1 云服務器
一般國內(nèi)的話找阿里云、騰訊云這些大品牌相對穩(wěn)定一些,不過七牛云、美團云、青云。。。這些也都OK的,價廉物美。如果只是個人站點的話,也不需要什么cdn加速之類的服務,只需要買個比較低配的環(huán)境,買個1-2MB的公網(wǎng)帶寬足以,價格的話一年幾百塊錢完全可以搞定。據(jù)說阿里云現(xiàn)在搞促銷,只要實名認證就可以送。阿里云的控制臺大概長這樣:
雖然工具有很多,但是其實多數(shù)的工具我們都可以忽略,對于建設普通的站點而言,甚至連安全組的80端口都是默認打開的,問題不大??赡茏罨ㄙM時間的是網(wǎng)站的備案,國內(nèi)對于所有的大陸境內(nèi)的服務器上搭建80端口的網(wǎng)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http協(xié)議開頭,后綴不用特別聲明端口號的默認情況就是80端口,https則是強制使用443端口)都要求對域名進行備案,這個具體操作可以看下圖標題欄右上方的“備案”按鈕。目前幾大門戶云服務器供應商都提供免費備案輔助服務,其實還是很容易的,就是備案時間比較久,通常需要20個工作日。
買來的云服務器務必注意一下有沒有分配公網(wǎng)地址,也就是這臺服務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中的絕對地址,比如我家里ping出來度娘的ip地址是:111.13.100.92,各位在瀏覽器中直接輸入這個同樣也可以看到那個熟悉的熊掌印。順便提一句,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瀏覽器網(wǎng)頁打不開,但是qq登錄的上的情況,這就很可能是DNS域名解析出了問題,其實國內(nèi)域名污染的問題還是很嚴重的,不亞于不少地方的環(huán)境污染。
2 選擇域名
域名可以從很多地方去購買,既可以直接從阿里云上買,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買了之后去第三方解析,我的第一個域名(
http://liuliu.us)和第二域名(
http://citory.net)其實就是從 iwantmyname 上面買的,第三個域名(
http://citorytech.com)則是通過騰訊云直接買的。注意,不論從那里買的域名,只要它在DNS解析的時候鏈接到了大陸境內(nèi)的服務器,都是需要備案的。DNS解析是啥意思?簡單的說就是有一些服務器專門把域名解析為ip地址。據(jù)說以前有個叫王偉伯的人注冊了一個
http://weibo.com,然后被新浪用800w買了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自己心儀的域名。
3 搭建環(huán)境
這個是被博磊兄早年帶著學著用caffe處理圖像識別給影響的,個人比較習慣使用Ubuntu系統(tǒng),各種復雜繁瑣的一個操作系統(tǒng),但是跑計算啥的很方便。最早就直接用LAMP的方式來搭建的,這里有相關(guān)的教程,放在今天看也是可以用的:)btw, Digital Ocean真是個不錯的網(wǎng)站
LAMP其實就是 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意思是構(gòu)建一個個人站點要有這幾樣工具。雖然我們現(xiàn)在搭建的各種平臺除了Linux這個底子還在,其他都不是用這些了,不過搭個小站點,這幾樣工具還是妥妥的很方便。也有人用 LNMP,即Nginx,老毛子發(fā)明的軟件性能還是更牛一些,不過其實我覺得Apache2簡單方便省事。
4 懶人建站!
我們公司現(xiàn)在建各種站點主要是nodejs來開發(fā),不過今天講的不需要那么復雜,直接用wordpress就可以。對你沒有看錯,用wordpress就可以搞定官網(wǎng),我們比較酷炫的官網(wǎng)也是通過wordpress一點點搭建起來的。這樣的做法會比油管上推薦的什么hix還要直接與簡單,因為我的第一次建站采用了wp(以下簡稱這個),后面再建站的時候就會覺得wp更方便,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展示性的官網(wǎng)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 內(nèi)容可以讓寫手(不會code)自己寫自己更新;2 多級權(quán)限管理;3 兼容性、備份方便;4 完善的后臺管理與可擴展性。我們官網(wǎng)的后臺大概長下面這樣,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擴展包,比如slider revolution。
而在這幾個方面,wordpress完全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這比花幾萬塊錢請個cs的來幫你搭建一個站點方便的多,畢竟請人建個站點后期運維更新都很困難,有時候一個不太友善的后臺可以讓用戶體驗到真正的崩潰。
怎么在 LAMP 的環(huán)境上安裝wordpress?這也很容易搜到,而且也是在 Digital Ocean
學好英語真的很重要,很多事都不用求人。Wordpress 基本上就是個可視化、在線版本的網(wǎng)站編輯器,比以前學的什么dreamweaver界面友好很多,當然如果用了不少插件的話也會變得很復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里看一下可以購買的theme,免費的固然好,不過付費的也有不錯的。
可能有人覺得我這說的哪里是建站,分明是搗糨糊的各種湊合與偷懶,不過既然只是為了建站,何必考慮這么多過程?紅芯事件的ceo的那句名言倒是挺好 —— 所謂“站在巨人上搞創(chuàng)新”,確實是一句很有意義的廢話。我們現(xiàn)在在用電腦寫代碼,確實是站在了圖靈、馮諾依曼的肩膀上在創(chuàng)新。舉頭三尺的電燈給了我光和熱,確實應該是站在了特斯拉的肩膀上搞創(chuàng)新,不然我晚上天黑只能睡覺了。
PS:標題圖是紀念自己第一次安裝工作站時的狼狽光景,這臺00工作站目前還在公司辛勤服役。哥們兒,辛苦了,既是對你,也是對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