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分網站的關鍵詞指標(IE,PR,PV,IP,UV,ID)?
時間:2023-11-08 09:00:01 | 來源:網站運營
時間:2023-11-08 09:00:01 來源:網站運營
區(qū)分網站的關鍵詞指標(IE,PR,PV,IP,UV,ID)?:運營和產品人員需要關注的指標其實還是非常多得,簡單的列了一張圖鎮(zhèn)場~
作為運營或者產品人員,經常性要做的一個東西就是根據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進行數據分析,今天機智整理了一些名詞,幫助剛入運營或產品崗的小朋友們~
基礎指標UV(Unique visitor)是指通過互聯網訪問、瀏覽這個網頁的自然人。訪問您網站的一臺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00:00-24:00內相同的客戶端只被計算一次。
一天內同個訪客多次訪問僅計算一個UV。
IP(Internet Protocol)獨立IP是指訪問過某站點的IP總數,以用戶的IP地址作為統(tǒng)計依據。00:00-24:00內相同IP地址之被計算一次。
UV與IP區(qū)別:如:你和你的家人用各自的賬號在同一臺電腦上登錄新浪微博,則IP數+1,UV數+2。由于使用的是同一臺電腦,所以IP不變,但使用的不同賬號,所以UV+2
PV(Page View)即頁面瀏覽量或點擊量,用戶每1次對網站中的每個網頁訪問均被記錄1個PV。用戶對同一頁面的多次訪問,訪問量累計,用以衡量網站用戶訪問的網頁數量。
VV(Visit View)用以統(tǒng)計所有訪客1天內訪問網站的次數。當訪客完成所有瀏覽并最終關掉該網站的所有頁面時便完成了一次訪問,同一訪客1天內可能有多次訪問行為,訪問次數累計。
PV與VV區(qū)別:如:你今天10點鐘打開了百度,訪問了它的三個頁面;11點鐘又打開了百度,訪問了它的兩個頁面,則PV數+5,VV數+2.
PV是指頁面的瀏覽次數,VV是指你訪問網站的次數。
BR(Bounce Rate)跳出率是指在只訪問了入口頁面(例如網站首頁)就離開的訪問量與所產生總訪問量的百分比。
跳出率可以直觀的看出產品的用戶體驗好壞以及產品推廣時的精準強度。
DV(Depth of Visit)PV與UV的比值,DV越大用戶體驗越好,內容越有價值,網站黏性越高。
廣告術語網絡廣告主要包含四種形式,即點擊(CPC)、彈窗印象(CPM)、效果引導(CPA/CPL)、銷售分成(CPS),主要對這幾個指標進行科普。
CPC(Cost Per Click)點擊付費廣告,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如關鍵詞廣告一般采用這種定價模式。
CPM(Cost Per Mille)展示付費廣告,只要展示了廣告主的廣告內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按照有多少人看到過廣告來收費。
CPA(Cost Per Action)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計價方式的廣告,不限廣告投放量。根據每個訪問者對網絡廣告所采取的行動收費的定價模式。對于用戶行動有特別的定義,如獲得一個注冊用戶等。
CPS(Cost Per Sales)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計算廣告費用的廣告,以銷售成功支付傭金的計費方式。這種廣告更多的適合購物類、導購類、網址導航類的網站,需要精準的流量才能帶來轉化。
CPT(Cost Per Time)每時間段成本。CPT是一種以時間來計費的廣告,國內很多的網站都是按照“一個星期多少錢”這種固定收費模式來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