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交換機的交換技術
時間:2022-02-15 14:51:02 | 來源:信息時代
時間:2022-02-15 14:51:02 來源:信息時代
端口交換
端口交換技術最早出現在插槽式的集線器中,這類集線器的背板通常劃分有多條以太網段,不用網橋或路由連接,網絡之間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塊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個背板網端上,端口交換用于將以太模塊的端口在背板的多個網段之間進行分配、平衡。根據支持的程度還可以將端口細分為:
(1)模塊交換:將整個模塊進行網段遷移。
(2)端口組交換:通常將模塊上的端口劃分成若干組,每組端口允許進行網段遷移。
(3)端口級交換:支持每個端口在不通網段之間進行遷移。這種交換技術是基于OSI第一層上完成的,具有靈活性和負載平衡能力等優(yōu)點。如果配置得當,那么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容錯,但沒有改變共享傳輸介質的特點,,因此未能稱之為真正的交換。
幀交換
幀交換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局域網交換技術,通過對傳統(tǒng)傳輸媒介進行微分段,提供并行傳送的機制,減小沖突域,獲得高的寬帶。一般來說每個公司的產品的實現技術均有差異,但對網絡幀的處理方式可分為:
(1)交通交換:提供線速處理能力,交換機只讀出網絡幀的前14個字節(jié),便將網絡幀傳送到相應的端口上。
(2)存儲轉發(fā):通過對網絡幀的讀取進行驗錯和控制。
信元交換
ATM技術采用固定長度53個字節(jié)的信元交換。由于長度固定,因此便于通過硬件來實現。ATM采用專用的非差別連接,并行運行,可以通過一個交換機同時建立多個節(jié)點,但并不會影響每個節(jié)點之間的通信能力。ATM還容許在源節(jié)點、目標和節(jié)點建立多個虛擬鏈接,保障足夠的寬帶和容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