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文明”還有努力的空間
時間:2022-02-21 20:56:01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2-21 20:56:01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不過,在常先生眼里,共享單車在投放、使用等方面,的確還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尤以亂停亂放最為突出,“應該把這些看成是發(fā)展中的‘陣痛’,或是其成長的‘煩惱’。但共享單車要做到‘共享文明’,還有努力的空間?!?br>
常先生的感受與調(diào)查結(jié)果不謀而合。在回答“您在使用共享單車時碰到最多的車輛問題有哪些”這一多選題時,在使用過共享單車的718名受訪者中,64.3%表示遭遇“二維碼或編號被涂抹或脫落”;其次是“座椅損壞或丟失”,占54.2%;排在第三和第四的是“車輛太臟”和“輪胎損壞或丟失”,分別為47.9%和31.6%。另一位受訪者方女士稱,這些問題大多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為所致。
除了文明素養(yǎng),共享單車本身是否存在弊端?在回答“您認為目前共享單車存在哪些主要問題”這一多選題時,受訪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亂停亂放影響市容”高居榜首,達63.8%;“單車企業(yè)重投放輕管理,日常維護跟不上”“與機動車和行人爭道,增加交通意外隱患”“監(jiān)管相對薄弱”的選項占比不相上下,在40%-50%的區(qū)間內(nèi)。對近來出現(xiàn)的另一種聲音,即“共享單車已趨于飽和,不宜再過度投放”的說法,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似乎不完全認同。雖然也有35.6%的選項,但在5個列出的選項中,占比最低。
共享單車難以“共享文明”,管理水平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受訪者中,認為管理得“非常好”的只有3.3%;“比較好”的19.7%;“一般”的達50.5%;“不好”的20.6%;“非常不好”的5.9%。
出于對管理的期待,在回答“對上海出臺相關辦法,對共享單車使用者提出年齡(12-70歲)以及身高(1.45-1.95米)的要求,你怎么看”問題時,選擇“非常好,是出于安全騎行的考量”占比最高,達73.8%;認為“沒必要,是小題大做”的僅11.9%;其余14.3%則“不表態(tài),持中立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