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毀掉好演員?
時間:2022-06-04 00:51:01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6-04 00:51:01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犀牛娛樂原創(chuàng) 文|方正 編輯|夏添 《掃黑風暴》最近火到什么程度呢?每天上一次熱搜是基操,各式話題五花八門,有分析劇情細節(jié)的 #孫興的爸爸到底是誰# ,有挖掘劇后真實案件的 #掃黑風暴現(xiàn)實版# ,有談論表演的 #孫紅雷說演員為角色而生# ……
作為該劇國民度擔當,孫紅雷此番卻陷入口碑兩極:有人認為他拿出了“黑老大專業(yè)戶”一貫穩(wěn)定的演技輸出;有人卻覺得,劇中他頻繁眨眼、刻意假笑、表情浮夸,易令人聯(lián)想起他的綜藝形象,彈幕一句“傻雷雷”飄過,觀眾瞬間破防出戲。
“綜藝毀演員”的說法在市面上盛行已久。頻繁在綜藝里露面致演員“綜藝人設”過于深入人心,使觀眾看其演正劇時難以“入戲”,這樣的案例確實很多,如電影《影》里的鄧超、《懸崖之上》里的沙溢都曾遭到觀眾吐槽“他越嚴肅我越想笑”。
面對“綜藝毀演員”的魔咒,業(yè)界通常會給出“演員少上綜藝”的建議,這建議本身相當中肯。但細細想來,一刀切地去堵演員的綜藝出路、倡導所有演員走“苦行僧”路線,在當下是否是一種保守、落后的演員培養(yǎng)觀?
關于綜藝是否“毀”演員,其實有太多問題未被厘清:頻上綜藝必然導致演員演技flop嗎?演員可否借技術化處理、盡量消減正劇表演時的綜藝痕跡?“表演藝術”和“娛樂事業(yè)”就注定是一對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孫紅雷還是“孫漂亮”? “在你的選擇中,說明了你的才能”,這是美國現(xiàn)實主義表演大師斯特拉·阿德勒的一句經(jīng)典表述。演員能否通過“選擇”表演的“動作”和“潛臺詞”,以使人物邏輯自洽、情緒到位、令觀眾信服,是謂甄別演技的一種標準。
犀牛君專業(yè)水平有限,但如若細究《掃黑風暴》里孫紅雷的表演,有些問題可能連業(yè)余人士也能品鑒得出來,在此我們可以開放討論。
比如,他為人物設計頻繁的假笑、擠眉弄眼動作,該“選擇”會否影響到觀眾體悟角色的復雜內(nèi)心?畢竟他所飾演的李成陽,十四年前被人構陷受賄被開除出警隊,師傅林漢莫名死亡至今真相難覓,內(nèi)心的積怨可想而知。
再比如,孫“選擇”的外放式演法,在面對王志飛、寧理內(nèi)斂式演法互飆“對手戲”時,似乎反倒更成全了高明遠的陰冷狡詐、突出了馬帥對自己的狠辣,相較之下,觀眾很難get到李成陽的性格特質(zhì)。
毋庸置疑,亦正亦邪的李成陽是全劇表演難度之最,犀牛君其實很認可孫紅雷對人物情緒張力的把控,如第2集威脅項天時突然砸下的那個酒瓶,成就了該劇的一大名場面。
但他針對李成陽這一角色“選擇”的很多演法、動作細節(jié)塑造,仍暴露出他人物分析能力、表演與鏡頭建立對話能力的退步,以至于讓部分觀眾難以信服人物。
可以說,李成陽角色的爭議,既有觀眾受孫綜藝人設影響而出戲的因素,也有孫紅雷“演技”(演技包含上述所提所有能力)退步的影響。換言之,犀牛君認為,如果孫紅雷拿出巔峰期的技術處理水平,他是能夠做到抹去綜藝感讓觀眾不出戲的。
當年《潛伏》里的余則成,孫紅雷是可以做到細節(jié)表演“出乎觀眾意料之外”的,例如與翠平機場告別名場面里,他為角色詮釋了多重笑容的層次感、每處笑飽含不同情緒能量、跳出制式表演框架,這一場戲便能令觀眾領略到何為“演技”。
15年開播的國綜之光《極限挑戰(zhàn)》成功塑造出孫紅雷的“綜藝人格”——孫漂亮。他在節(jié)目里以“極限三傻之首”、“顏王”自居,變身有點傻、愛搗亂、愛臭美的“傻雷雷”,徹底顛覆其過往在正劇里的冷面形象。
隨后幾年他“沉迷綜藝無法自拔”確實影響到觀眾對他所演劇集角色的評價,尤以《帶著爸爸去留學》和《新世界》為代表。特別是前者,幾乎是“消費”其綜藝人設去表演,這種略不尊重表演的行為給他演藝生涯添上了一抹污點。
不過,同為“極挑時期”,16年他出演《好先生》打造的陸遠一角就較為成功,并獲得觀眾認可。故對比來看,頻上綜藝未必就一定會“毀演員”,或許有時候這只是掩飾演員不敬業(yè)和演技下滑的一個借口罷了。
被演戲耽誤的“綜藝咖”們 就在李成陽被群嘲之際,很多網(wǎng)友或許都忘了,孫紅雷演繹過至少3個能載入國產(chǎn)電視劇史的角色:B站“這瓜保熟?!钡某鎏帯墩鞣防锏膭⑷A強、國產(chǎn)諜戰(zhàn)劇yyds《潛伏》里的余則成,高口碑戰(zhàn)爭歷史劇《人間正道是滄?!防锏臈盍⑶唷?br>
有經(jīng)典角色打底,貴為“三大獎大滿貫視帝”,孫紅雷的演技是經(jīng)過人民和業(yè)界雙重檢驗過的。此次對表演難度較高的李成陽詮釋不佳,并不代表他就真的“晚節(jié)不保”了,犀牛君期待他找回狀態(tài)的那一天。
除了孫紅雷,要真的盤點“被綜藝毀掉的演員們”,其實他們被“毀”的狀況也是千差萬別。有的是“接不到好劇本上綜藝過渡”,有的是“演技派的刻意轉(zhuǎn)型”,有的是“演技不夠,綜藝來湊”,有的是純粹“被演戲耽誤了的天生綜藝咖”。
鄧超是盤點這類演員時不得不提的存在,他的狀況最復雜。一方面,他確實因經(jīng)典國綜“跑男”給觀眾心里種下不可抹滅的逗比人設,但他在“跑男大熱時期”仍貢獻出15年《烈日灼心》里的影帝級表演,19年《銀河補習班》塑造的父親形象也比較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他干脆借用其綜藝人設刻意走起“喜劇路線”,與好友俞白眉打造了《分手大師》《惡棍天使》等院線電影、出演星爺?shù)摹睹廊唆~》,雖然口碑不盡如人意,票房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去年他還參與了《我和我的家鄉(xiāng)》這一大項目,嚴格來說其演藝事業(yè)并沒有被“毀掉”。
同為“跑男系演員”,李晨的flop是更為明顯的。早年他曾出演過《士兵突擊》《唐山大地震》《北京愛情故事》等經(jīng)典作品,早期發(fā)展順風順水,但憑借“跑男大黑牛”形象出圈后,他反倒再也沒拿出像樣的代表作,觀眾談論他最多的也不是演技,而是他身為“范冰冰男友”的八卦。
陳赫、沙溢、王耀慶則是可放一起討論的“被毀演員”類型,三者皆屬于綜藝形象深入人心后,觀眾看他們已無法控制不發(fā)笑了。以至于,作為演員的他們,接到影視劇組的邀約越來越少,綜藝邀約卻應接不暇?;蛟S,綜藝咖本就是他們的宿命。
陳赫自“跑男”后幾乎扎根于綜藝生態(tài),即便參演劇集評分皆與《愛情公寓》相去甚遠;沙溢今年有幸參演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卻被網(wǎng)友喊話“看到他就想笑”,他再不是那個曾出演《上錯花轎嫁對郎》《三國》等經(jīng)典劇集的“小生”了;曾經(jīng)的“霸道總裁專業(yè)戶”王耀慶,自去年《怪你過分美麗》后已很久沒新作品出爐,搞笑天賦異稟的他如今最大的作品是各類綜藝、是直播帶貨。
如何破除“綜藝上身”的詛咒? 綜藝一時爽,一直綜藝一直爽。實際上,在當下的泛娛樂時代,如陳赫、沙溢這樣的演員選擇運用自身性格優(yōu)勢“深度跨界”綜藝圈,本質(zhì)上已是在向“全職綜藝咖”轉(zhuǎn)型,而這何嘗不是他們的一種明智之選。
在日本娛樂圈,有一類純粹只活躍于綜藝場合、靠搞笑藝能過活的“諧星”、“搞笑藝人”群體,他們的圈里地位和話語權完全不輸給演藝明星。換至如今的內(nèi)娛生態(tài),對陳赫、沙溢們而言,與其說他們“被毀”,不如說是時代賦予了他們另一番職業(yè)天地。
而對于想專注于精進表演的演員群體來說,犀牛君并不覺得“上綜藝”會成為他們的負累,在當下任何藝人都可以賺綜藝賽道的錢,真正的好演員也不會被綜藝帶跑偏,他們完全可以破除掉“綜藝上身”的詛咒。
同深度參與過《極限挑戰(zhàn)》,黃渤就好似從未被質(zhì)疑過“被綜藝影響”。這或與他在綜藝里的人設選擇有關,他在“極挑”里展現(xiàn)的是高智商、高情商一面,而不是過分賣弄搞笑,回來演電影觀眾并不會有“出戲感”??梢姡輪T上綜藝進行“人設管理”是一大破解法。
好演員也是可以有效平衡起影視表演和綜藝表現(xiàn)的份量。如常駐《向往的生活》的青年演員張子楓,一來她懂得與適合自己性格調(diào)性的綜藝合作,二來她深知知道自己的本職是演員,不會在綜藝里“硬拗人設”,而她日益精進的演技可以做到“演什么像什么”,觀眾看她演戲絕不會想到什么綜藝人設。
“演員少上綜藝”確實是一句善意、有建設性的提醒,但并不代表綜藝就是“洪水猛獸”。表演藝術和娛樂事業(yè)不是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一來,好演員確實能夠平衡好二者的關系;二來,他們或可動用各類表演體系、表演方法,或可修煉出強烈的表演信念感,讓觀眾進入到任何他們所詮釋的角色之中。
請別再把“綜藝上多了”當作掩飾演員演技退步的借口,真正的好演員并不會那么輕易就被“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