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洶涌》犯了史詩級的錯誤
時間:2022-06-05 05:09:01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6-05 05:09:01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文|南如珉 今年春節(jié)檔,最可惜的可能就是《人潮洶涌》了。
影片不論是類型還是質感,都跟春節(jié)檔不符,尤其是在幾部競品的對比下,將它放在春節(jié)檔顯然是格格不入的。影片在排片空間上始終處于末端,個位數(shù)排片想要實現(xiàn)大的逆襲表現(xiàn)難于上青天。盡管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回暖,但其實完全值得更高甚至10億的票房。
本來應該是一部10億的作品 就在前不久,喜劇片《大紅包》在年度最冷檔期獨占了20%以上排片,吃到了一個月的周期,最終成功斬獲2.4億 的表現(xiàn),這跟《人潮洶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局面。
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假設把《人潮洶涌》放在《大紅包》的檔期會怎樣。首先最起碼能省掉近億的宣發(fā)費用。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被很多人所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春節(jié)檔這種靠砸宣發(fā)來占坑的檔期,對于中等體量電影是非常不公的,光省出的宣發(fā)費就折合兩三億票房了。
其次,《人潮洶涌》排片將會40%開畫起步。一個月的檔期空間沒有任何的對手,最終有望一路飄紅沖擊10億大關。檔期的冷熱不均傷害的不止是影片本身,而且還有觀眾。一個連《大紅包》都能長線的檔期,只能證明觀眾實在是沒得選,被壓抑的需求又得釋放。
因此,如果《人潮洶涌》能夠在檔期這單獨一個維度做出調整,做出最為精準的檔期選擇,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將是非常成功的項目。這些片方會知曉嗎,定檔的那些人懂嗎,其實很可能是懂的,但他們可能一開始就錯誤判斷了自己的項目,或許不滿足于冷檔期悄無聲息的拿到10億。
更多是認知方面的問題,不懂觀眾、不懂市場的表現(xiàn)。因此寧可砸錢爭取那8%的排片,也絕不要40%的獨占,最終落得了一下子被壓制完全不得翻身的局面。定檔錯誤,是《人潮洶涌》最大的敗筆,犀牛娛樂曾無數(shù)次說到這點,想必很多人都能感覺到,奈何影響不了片方那種“迷之自信”的操作。
很多人都對春節(jié)檔誤解了,甚至有些完全是理解反了。它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五六年前那種大鍋飯模式了,當時春節(jié)檔剛剛出現(xiàn)不久,觀眾跟市場都處于摸索階段,每部春節(jié)檔影片都能賺的盆滿缽滿。可如今那些春節(jié)檔紅利已經消失殆盡了,如今依然存在紅利,只是模式發(fā)生了質變——分化。
跟房地產類似,過去幾年是全國普漲,哪怕縣城也在漲,但接下來只能大城市核心地段才會漲,其他地方甚至會下跌,分化是市場發(fā)展成熟之后的必經之路。對應春節(jié)檔,只有頭部的、強口碑的才有機會,剩下的皆為陪襯。觀眾的時間成本有限,購買力有限,他們只會選擇最優(yōu)秀、最適合自己的項目。
而《人潮洶涌》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營銷層面。至今它的賣點都不明晰、類型不明確。觀眾不知道它是個啥,憑什么進場支持呢,光憑劉德華是不行的??粗A仔還在抖音賣命吆喝,還是會莫名的心疼和感動。這是劉德華的首部春節(jié)檔作品,是他最努力宣傳的一部,但如此局面真是令所有人心寒。
包括導演饒曉志親自求排片,都是令人無比心酸,背后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和無奈,最終得由主創(chuàng)出來,來尋求最后的一點機會,跟當年方勵老師跪求《百鳥朝鳳》排片的情景有些相像。如果真是一部爛片,被市場和觀眾拋棄也就罷了,問題是《人潮洶涌》并不是,而是因一些無知的操作被市場淹沒掉了。
觀眾支持一部電影,背后是有著各種邏輯支撐的,哪怕真的去支持,發(fā)現(xiàn)場次除了早上8點就是晚上10點,想支持都難。而發(fā)行則是跟影片市場表現(xiàn)相掛鉤,最后惡性循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導致了那僅有的口碑也較慢發(fā)酵傳遞,排片一度跌到了2.9%。
就定檔、營銷方面,《人潮洶涌》真是犯了史詩級的錯誤,不懂市場真的害死人。
大部分人都誤解票房逆襲四個字了 于今年春節(jié)檔來說,頭號種子是十年一遇的高熱度影片《唐人街探案3》,至少在前三天時間里,任憑有天大的本事,都得被它牢牢的壓制。獨占40%的排片空間之后,給剩下的影片帶來了空前的壓力。這一點想必是春節(jié)檔所有片方認可的,那么依然進入春節(jié)檔的理由就是利用品質逆襲?
敢于定檔春節(jié)檔,只能說明片方對于《人潮洶涌》有著絕對的自信,尤其是歷年春節(jié)檔都會有逆襲出現(xiàn),給了無數(shù)人以信心。片方認定它會口碑翻盤,實現(xiàn)票房的逆襲,但這也正是不懂觀眾、不懂市場的盲目看法,一定得好好掂量自己的分量,因為票房逆襲看似普遍,但絕不容易,當今很多人都對這四個字有三個誤解。
首先,很多人認為票房逆襲只需要好口碑這一點就足夠了。這太偏激了,好口碑究竟是誰心中的好口碑?是片方盲目自信的好口碑,還是評論者的好口碑,亦或是主流觀眾心中的好口碑。大部分從業(yè)者無法真正辨識好口碑,他們跟觀眾存在著距離,比如《人潮洶涌》,它的真實觀眾口碑顯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
目前《人潮洶涌》在春節(jié)檔七部影片中,貓眼評分位列第二,但并沒有跟后面拉開分數(shù),在淘票票中位列第五,整體下來屬于中游水準。再配上最低的熱度,想翻盤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不被觀眾認可的好口碑,并不是真正的好口碑。
其次,好口碑是對比出來的,是一個相對值。此時好口碑非彼時好口碑,因為口碑這東西,一部分取決于自己,一部分取決于競品。即便真的有好口碑,但遇上口碑更好的,那它就不再是好口碑。雖然今年春節(jié)檔整體口碑最好,但在《你好,李煥英》面前,誰敢自稱為好口碑?
《人潮洶涌》除了錯誤的評判自己,還有錯誤的判斷競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但春節(jié)檔中“盲打”,于這個體量墊底的項目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勝算,亦沒有成功的先例。
第三,一個檔期沒法實現(xiàn)多部影片票房逆襲。春節(jié)檔能夠容納幾部逆襲的項目?答案是一部,頂多還有一部能夠實現(xiàn)抗跌。那么剩下的幾部都在寄望于自己成為那一部,爭如此小的概率。如此局面,怎么可能會輪得到《人潮洶涌》,市場不是因為有了劉德華就得捧場,哪有這么簡單的邏輯?
當逆襲的賽道上充滿了多位選手,那么逆襲本身就是一種貶值。只有品質最好的那部才能完成逆襲,每一部都逆襲的情況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因為終究還得由觀眾說了算,觀眾的數(shù)量并不會憑空增加,總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只會改變每一部的分配,因此只有最好的那一部才會逆襲。
總之,今年會有逆襲,哪怕沒有《你好,李煥英》,可能也會有另一部沖出來?!度顺睕坝俊吩诘腕w量的情況下只能實現(xiàn)抗跌和保值,歸根結底還是品質夠不到逆襲的程度,《心靈奇旅》哪怕首日只有2.7%排片、450萬票房,不也是實現(xiàn)了驚天逆襲嗎?
令人欣慰的是,在導演饒曉志求排片之后,目前《人潮洶涌》的排片和票房在回調,票房還在不斷的逆跌,但單日的體量還是相對有限。考慮到接下來還有較長的周期,還是擁有長線的機會,有沖擊4億大關的可能性。希望影片接下來能夠穩(wěn)住局面,也不枉華仔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