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必備——多語言網站
時間:2023-06-09 10:27:02 | 來源:網站運營
時間:2023-06-09 10:27:02 來源:網站運營
出海必備——多語言網站:
最有效的營銷手段是什么?
根據Profound Strategy的研究報告,81%的B2B購買行為和89%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均始于網絡搜索。這說明,大家要能在網上搜到你。
Demand Gen Report的調查顯示,B2B買家做出購買決策時,78%依據案例研究,77%依據白皮書,76%依據網絡研討會 (webinar)。這說明,你得有個網站,用來展示這些能力。
IDC的研究表明,如果消費者讀到的內容是自己的母語,與內容是非母語的情況相比,他們購買的可能性要高四倍。Net Media Planet在2013年的報告中稱,其客戶的網站發(fā)布多語言版本后,平均流量上漲70%。這說明,如果你在國外有客戶,你的網站得有相應的語言版本。
在如今的數(shù)字化時代,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個網站對于公司的營銷有多么重要。但是全世界那么多種語言,全部本地化不現(xiàn)實,應該做哪些語言的本地化呢?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 毫無疑問,應添加有業(yè)務往來或潛在客戶國家的語言。
- 通過網站后臺的數(shù)據,分析出哪些國家的用戶訪問量占比較大,再決定是否要做相關語言的本地化。
- 參考同行網站,看看有哪些語言版本。
為什么說“網站本地化”而不是“網站翻譯”?
網站要添加新的語言,傳統(tǒng)的做法是將詞條或者段落復制下來翻譯。但是,網站作為多種信息的載體,是作為一個整體呈現(xiàn)給訪客的,只翻譯文字而不從整體考慮,很可能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下面僅舉幾例:
界面詞堆疊
表達相同信息,中文的長度比諸如英文的歐洲語言短很多。若將中文網站上的菜單直接譯為英文而不加調整,很容易造成單詞疊在一起,或單詞被截斷后換行。
習慣表達出錯
對于時間、日期及度量衡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美國的時間格式是月-日-年,歐洲是日-月-年,而中國則是年-月-日。想象你在網購,發(fā)現(xiàn)一款商品的折扣截至05/04/2020,會不會懵?好容易搞清楚了,發(fā)現(xiàn)產品尺寸都是英制,要換算下才能想象出有多大,是不是又懵了?以后你還會在這個網站購物嗎?
同樣,貨幣、計數(shù)法等也要正確表示。
圖像及符號傳遞歧義
如果忽略了對圖像及符號的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中國表示數(shù)字“9”的手勢,在緬甸表示數(shù)字“5”,而在墨西哥則是“小偷”之意。如果在這些國家表達九塊九包郵之意,可千萬別做手勢。
整體布局不合適
大多數(shù)人的頁面閱讀軌跡是“F”型,查看網頁時會先看左上的內容,因此重要信息大多集中在左邊;而阿拉伯國家則相反,他們是從右往左讀。如果布局不加調整,就會讓這些地區(qū)的用戶產生困惑。
如何做好網站本地化?
傳統(tǒng)的做法——將詞條或者段落復制下來翻譯——看似簡單高效,但卻會在不經意之間挖坑,給網站訪客造成不專業(yè)的印象,甚至帶來客戶流失;若要填坑就得返工,所花的時間和成本可能數(shù)倍于原始投入,得不償失。那應該怎么做呢?
團隊協(xié)作
有些公司由于缺乏對網站本地化專業(yè)度的理解,希望一名文員搞定全部工作,“不就是找個人翻譯一下嗎”。說起來簡單,至少還是要做供應商選擇、翻譯發(fā)包、驗收、回填譯文等工作,而每個工作都有其專業(yè)度。找不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很可能所花成本都打了水漂。
想要把多語言網站做好,讓它真正發(fā)揮功效,除了翻譯之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需要包括本地化專家、工程師、程序員、譯員等角色的充分協(xié)作。而要讓協(xié)作真正發(fā)揮效用,需要一名項目經理統(tǒng)領全局。
國際化檢查
“國際化”相當于底層架構,網站的國際化做好后才能順利開展本地化。國際化檢查的目的,就在于確保網站已經做好了本地化的準備。這一步驟要解決以下問題:
若存在從右往左語言,已確定其內容布局;
留出足夠空白,這樣在切換到長度較長的語言時,不會發(fā)生版式錯亂;
使用Unicode編碼,支持顯示某些語言的特殊字符,不會出現(xiàn)亂碼;
刪除有關日期或者貨幣的所有硬編碼;
內容管理系統(tǒng)支持多語言譯文的流轉及發(fā)布;
等等。
國際化越完善,本地化才能越高效。
法律法規(guī)及文化沖突檢查
在隱私、服務條款、投訴流程、稅、數(shù)據保護等方面,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規(guī)。在翻譯之前,要確保待譯內容是符合當?shù)卣叩摹H绻诋數(shù)赜修k公室,需要他們仔細審視是否存在不合規(guī)的內容。如果沒有辦公室,可以雇傭一名當?shù)氐姆深檰栕鲞@項工作,雖然花費不菲,但如果因違法而受罰,很可能要付出數(shù)倍的代價。
系統(tǒng)整合
網站通過CMS(內容管理系統(tǒng))來發(fā)布和管理內容,如果將CMS與本地化公司的TMS(翻譯管理系統(tǒng))連接起來,實現(xiàn)內容在兩個系統(tǒng)之間的自動化流轉,將大幅提升效率。這樣,可以在CMS中將要翻譯的內容發(fā)送至TMS,翻譯完成后,通過TMS直接返回CMS中進行語言測試、預覽或發(fā)布。某些TMS甚至可以定期掃描網站,將更新內容抓取下來,經人工確認后送翻。
不過,由于市面上的CMS、TMS數(shù)量太多,并不能保證當前的兩個系統(tǒng)通過API就能實現(xiàn)順暢連接。因此,在選擇本地化服務商時,可以看一下是否能和他們的TMS順利集成。某些大型本地化服務商擁有自己開發(fā)團隊,這樣便可通過開發(fā)實現(xiàn)集成。
翻譯及測試
翻譯前要先編寫一份《語言風格指南》,從多個角度約束、指導譯文,包括但不限于整體風格(正式度)、關鍵信息(品牌/產品/頭銜/高管姓名等)、目標語言通則(數(shù)字/地址格式、大小寫、縮寫等)。專業(yè)的本地化公司有能力幫助客戶撰寫這份指南。
翻譯、審校、通讀流程結束后,需要對生成的頁面進行語言測試。在翻譯時,譯者專注于所處理句段的細節(jié),頭腦中難以想象最終譯文的布局全貌,會忽略頁面本身所蘊含的信息,因此語言測試十分必要。
網站代理技術能實現(xiàn)將譯文實時填充到代理網站上,測試人員在代理網站上開展測試。這樣,客戶就不必在自己真正的網站上掛出待測試內容,避免了被人瀏覽到半成品的風險,還節(jié)省了配置URL、導入導出文件產生的IT支出。并且,有些測試工具支持所見即所得的改動,免去了報bug再修復這樣的操作,讓測試流程更為高效。
SEO 本地化
SEO是“搜索引擎優(yōu)化”的簡稱,它的作用是讓用戶通過Google、必應等搜索引擎更容易地搜到你的網站,提升網站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增加流量和曝光度。而且它完全免費,用好它,比很多付費服務效果更好。
SEO是個系統(tǒng)工程,從設計網站結構開始,就要考慮如何讓搜索引擎更容易、更準確地抓住你想推廣的關鍵字。在翻譯及測試結束之后,也需要專門進行SEO的本地化。比如,標題 (Page Title)、段落標題 (Heading) 是網頁中最重要最顯眼的位置,相應的文字能否匹配當?shù)刈畛R姷乃阉髯衷~,是網站能否被搜索到的關鍵(例如,美國人搜索汽車時習慣用“auto”,而英國人更習慣用“car”。)同樣,網頁內容、圖片的alt屬性、META標簽等網頁描述上也是SEO本地化的重點關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