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網站的盈利方式是什么?
時間:2023-10-20 10:18:02 | 來源:網站運營
時間:2023-10-20 10:18:02 來源:網站運營
音樂網站的盈利方式是什么?:
今年7月,QQ音樂宣布盈利。這雖不是數(shù)字音樂行業(yè)的全貌,也沒人知道它明年今日還是否盈利,但它至少預示了數(shù)字音樂盈利的可能。
嗯,這些正在數(shù)字音樂領域大戰(zhàn)的公司,
為了賺錢都做了些什么呢?長文圖表干貨一篇。先歸納一下。
為了盈利,各大平臺
1)買版權拼規(guī)模;2)拼差異化服務。前兩點一財君稱為 占 地 盤,盈利的公司不多,大家進場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吸引用戶。想想滴滴和UBER最開始為什么要燒錢。3)在把這兩件事情做好的基礎之上,提升用戶的付費意愿,最終找到穩(wěn)定的變現(xiàn)方式。一、占地盤1. 買版權(代表:騰訊阿里大財主)各公司主動下架無版權音樂的清單。
a. 版權與用戶選擇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近。與盜版泛濫時不同,平臺所提供的歌曲漸漸因為版權而出現(xiàn)差異。某些平臺擁有歌手的獨家版權,比如你想聽五月天,就必須要去阿里旗下的網站或下載APP。b. 騰訊系和阿里系依靠強大財力基本把版權瓜分完畢。c. 為了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不至落后,通過“預付+分成”的方式,網易云音樂與QQ音樂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也擁有了150萬首授權歌曲。
2016年中國手機音樂用戶 同時擁有的App數(shù)量。
2016年第一季度,移動音樂應用市場份額分布。
2. 拼差異化服務1)“歌單”(網易云音樂)歌單不基于人、專輯,或者音樂類型分類,而是
基于不同心情主題、不同的功能需要或者不同的時間段,是一種更為場景化的服務模式。它是網易云音樂目前的亮點以及差異化競爭的方向。2)“分享”(QQ音樂)
依靠內部豐富的社交產品矩陣,“分享”成為QQ音樂的競爭特色。QQ音樂已累計實現(xiàn)200億次的分享量。3)“利用粉絲經濟”(阿里星球)阿里音樂
推出“阿里星球”,尋找粉絲經濟與電商的結合點。8月時發(fā)起持續(xù)數(shù)周的“阿里星球之戰(zhàn)”,上演所謂“粉絲圈”的經典玩法——
拿到超多廣告資源,
號召粉絲為偶像加入位于阿里星球的粉絲圈,人氣越高,就能幫助偶像搶奪越多的廣告資源和應援資金。目標就是吸粉。-----------------------------------現(xiàn)在要正式說怎么賺錢了!--------------------------二、穩(wěn)定的變現(xiàn)方式2010年至2015年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guī)模、收入規(guī)模、付費市場規(guī)模
1)賣數(shù)字專輯目前最主流的變現(xiàn)模式之一是幫助音樂人發(fā)行數(shù)字專輯。QQ音樂在今年7月11日發(fā)布消息稱,該平臺已累計銷售2000萬張數(shù)字專輯、總銷售額則超過1億元人民幣。針對數(shù)字專輯的營銷,QQ音樂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用戶購買一張數(shù)字專輯,意味著可以獲得各種衍生內容,包括“高品質音樂的收聽和下載”“組建粉絲公會”“專屬銘牌”以及“抽取親簽海報的機會”等項目。在周杰倫最新專輯的銷售頁面上,
QQ音樂開辟了“累計土豪榜”,按照自發(fā)售日起產生的累計購買量排名,前10名上榜,實時更新排位。
該榜單中的冠軍用戶目前已經累計購買了312張專輯。用戶可將購買到的數(shù)字專輯贈送好友。這些手段,都是抓住粉絲們之間微妙的競爭心態(tài),或多或少刺激了專輯的銷量增長。獨立音樂人李志8月11日在網易云音樂以1元的價格,上架了一張現(xiàn)場錄音的數(shù)字專輯——《李志杭州不插電現(xiàn)場》,這張專輯只用了一周時間便賣出了超過10萬張。相對比看,今年3月的時候,
李志跨年音樂會現(xiàn)場錄音專輯《動靜》在網易云音樂獨家首發(fā),定價9元1張,一個月內則賣出了3.6萬張。李志的經紀人遲斌接受一財采訪時說:
“定價1元錢,更像是一種教育市場的形式,讓用戶習慣為音樂埋單這件事”,但說白了也是抓住了用戶貪圖便宜的消費心理。2)做音樂直播樂視音樂去年就“網絡直播”李宇春“Why Me”十年演唱會,有50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如今純粹線上的合作延伸到了演唱會的整個環(huán)節(jié)。購買入場門票,還包含一張590元的樂視超級體育會員年卡以及易到用車100元代金券。花錢主辦一場演唱會,捎帶著引導觀眾出行可以用易到的專車服務,在樂視體育冠名的場館里看演出,回到家里還能以樂視體育會員的身份,看一場體育比賽換換口味……從一個產品的消費者轉而為多種產品付費。但該計劃至少現(xiàn)在還很難看出其中的轉化率,李宇春的粉絲與體育賽事愛好者有多大的重合度難以量化,一年后有多少人能夠續(xù)費會員,也不能憑空樂觀。
有206萬人參與了對1萬張門票的搶購。最終,有566萬人在線觀看了演唱會視頻直播。而音樂現(xiàn)場直播,正是樂視最重要的音樂產品。根據(jù)樂視音樂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6月25日晚上直播在臺北小巨蛋舉辦的第27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共有1200萬人同時在線,創(chuàng)下今年的直播收視紀錄。“音樂的內容本身不是商品,圍繞音樂的服務才是賣錢的?!?/b>樂視音樂CEO尹亮認為不參與版權競爭是自家優(yōu)勢。
3)伸手上游產業(yè)
2015年,QQ音樂推出了一個名為MUSIC+的新品牌,用以圈定音樂人IP資源。王力宏、TFBOYS、李宇春以及竇靖童等音樂人都已經與MUSIC+合作。騰訊會為歌手們提供包括新作品獨家首發(fā)、數(shù)字專輯發(fā)行、專屬音樂會、專屬粉絲部落等項目在內的全方位推廣服務。
騰訊也參與全面合作藝人的演唱會線上線下互動環(huán)節(jié)。
對于QQ音樂獨家代理版權的音樂人,除了在宣發(fā)資源上會有所傾斜,還會提供相關的維權服務,幫助這些音樂人通過專門的版權管理監(jiān)控部門去處理其他平臺的侵權問題。
阿里音樂圍繞歌手的項目是“全曲庫藝人的策劃”——為從第一首歌到最新的一首歌獨家版權都在阿里音樂手上的音樂人,做一些重點的推廣策劃。
最后總結一下。
互聯(lián)網音樂平臺(網站/APP)想要盈利,一般會分兩步走。
1. 占地盤搶用戶。包括但不限于1)版權買買買;2)提供差異化服務。
2. 變現(xiàn)。目前的方式主要是:賣專輯/直播演唱會/與藝人深度合作。
可以想見,第一步的種種舉措最后會變成各平臺的重要特點,而大家關心的盈利點究竟能不能變成穩(wěn)定的商業(yè)模式,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文|陸云霏 回答時有所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