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empSQL語言
TempSQL語" />
時間:2022-11-11 18:30:01 | 來源:信息時代
時間:2022-11-11 18:30:01 來源:信息時代
時態(tài)數據查詢語言 : 時態(tài)數據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30多年的研究,目前時態(tài)查語言模型已基本成熟,如TempSQL、Tquel和TSQL2等均為有代表性的時態(tài)數據查詢語言。
1. TempSQL語言
TempSQL語言是1985年由S.Gadia和S. Nair提出的一種類似于SQL的時態(tài)數據庫查詢語言。在TempSQL語言中,引進了雙時態(tài)機制,數據庫中管理的不僅有對象歷史的有效時間,還能查詢被管理對象的歷史、數據庫本身增刪改的歷史,以及用戶和數據庫本身出錯的歷史。TempSQL語言保持了時態(tài)數據和靜態(tài)數據的無縫連接,快照數據庫是時間縮小為一個時間量子[now,now]時的特例。
TempSQL語言中元組的非關鍵字屬性可隨時間變化的,關鍵字屬性是不能隨時間變化,即一個元組關鍵字只有一個,而非關鍵字可以是在多個時間段的多個屬性值。各個元組的屬性周期是一致的,稱為滿足同時性條件。
2. TQuel語言
TQuel語言是1985年R. Snodgrass提出的一種雙時態(tài)數據庫查詢語言,TQuel語言的基本結構是對Quel語言的擴展,保存了Quel語言的風格。TQuel語言是建立在雙時態(tài)的基礎之上的,元組的生命周期為有效時間,而數據庫中事務執(zhí)行的時間為事務時間,并認為這兩個時間軸是正交的,互相獨立的。TQuel語言在傳統(tǒng)的Quel語言的基礎上引入了一些時態(tài)保留字,如: as-of、overlap等,類似的保留字還有First、Last、endof等。
3. TSQL2語言
TSQL2語言是第一個嘗試采用規(guī)范標準的時態(tài)查詢語言,它是SQL—92語言的標準在時態(tài)方面的擴展。1994年,Richard Snodgrass開始與ASNI和ISOSQL3委員會研究,提出SQL3的新部分,稱為SQL/Temporal,目的是把TSQL2作為SQL/Temporal的標準。TSQL2語言是時態(tài)數據庫標準化過程中的重要語言。
TSQL2文本是時態(tài)數據庫標準化過程中的一些規(guī)范集合。在TSQL2文本中,隨著時態(tài)特性的不同,其關系可分為如下6類:
(1)快照關系(snapshot relations): 無時間標簽。
(2)有效時間狀態(tài)關系(valid-time state relations):表示狀態(tài)state,有效時間表示的是狀態(tài)有效的期間。這種關系用子句AS VALID[STATE]說明。方括號中的STATE是可選項。加了STATE,就顯式地說明該關系是有效時間狀態(tài)關系; 如果不加STATE,效果是一樣的,缺省說明該關系是有效時間狀態(tài)關系。
(3)有效時間事件關系(valid-time event relations):表示事件event,事件發(fā)生在某一刻,有效時間為時刻的集合。用子句AS VALID EVENT說明該事件是有效時間狀態(tài)關系。
(4)事務時間關系(transaction-time relations):只有事務時間這一時間標簽,用子句AS TRANSACTION說明。
(5)雙時態(tài)狀態(tài)關系(bitemporal state relations):時間標簽含事務時間和有效時間,其中有效時間描述的是關系表示的狀態(tài)有效的期間。用子句AS VALID [STATE] AND TRANSACTION說明。
(6)雙時態(tài)事件關系(bitemporal event relations):和雙時態(tài)狀態(tài)關系不同之處在于時間標簽中的有效時間描述的是關系表示的事件發(fā)生時刻的集合。用子句AS VALID EVENT AND TRANSATION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