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基礎知識版本歷史
時間:2023-02-23 11:00:01 | 來源:營銷百科
時間:2023-02-23 11:00:01 來源:營銷百科
HTML基礎知識版本歷史:超文本置標語言(第一版)——在1993年6月發(fā)為互聯(lián)網工程工作小組 (IETF)工作草案發(fā)布(并非標準).
HTML 2.0——1995年11月作為RFC 1866發(fā)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發(fā)布之后被宣布已經過時
HTML 3.2——1996年1月14日,W3C推薦標準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薦標準
HTML 4.01(微小改進)——1999年12月24日,W3C推薦標準
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發(fā)布,基于嚴格的HTML 4.01語法,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標準
XHTML 1.0——發(fā)布于2000年1月26日,是W3C推薦標準,后來經過修訂于2002年8月1日重新發(fā)布。
XHTML 1.1, 于2001年5月31日發(fā)布
(XHTML 2.0, W3C工作草案)
HTML沒有1.0版本是因為當時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些人認為蒂姆·伯納斯-李的版本應該算初版,這個版本沒有IMG元素。當時被稱為HTML 的后續(xù)版的開發(fā)工作于1993年開始,最初是被設計成為'HTML的一個超集'。第一個正式規(guī)范在為了和當時的各種HTML標準區(qū)分開來,使用了2.0作為其版本號。HTML 的發(fā)展繼續(xù)下去,但是它從未成為標準。
HTML3.0規(guī)范是由當時剛成立的W3C于1995年3月提出,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表格、文字繞排和復雜數(shù)學元素的顯示。雖然它是被設計用來兼容2.0版本的,但是實現(xiàn)這個標準的工作在當時過于復雜,在草案于1995年9月過期時,標準開發(fā)也因為缺乏瀏覽器支持而中止了。3.1版從未被正式提出,而下一個被提出的版本是開發(fā)代號為Wilbur的HTML 3.2,去掉了大部分3.0中的新特性,但是加入了很多特定瀏覽器,例如Netscape和Mosaic的元素和屬性。HTML對數(shù)學公式的支持最后成為另外一個標準MathML。
HTML 4.0同樣也加入了很多特定瀏覽器的元素和屬性,但是同時也開始'清理'這個標準,把一些元素和屬性標記為過時的,建議不再使用它們。HTML的未來和CSS結合會更好。
HTML4.01的新突破 1997年 HTML 3.2版已經極大豐富了HTML功能。
1997年12月推出HTML 4.0版將HTML語言推向一個新高度,該版本倡導了兩個理念。
?。?)將文檔結構和顯示樣式分離;
?。?)更廣泛的文檔兼容性。
由于同期CSS層疊樣式表的配套推出,更使得HTML和CSS對于網頁制作的能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999年12月,W3C網絡標準化組織推出改進版的HTML4.01,該語言相當成熟可靠,一直沿用至今。
HTML4.01相比先前的版本在國際化設置,提高兼容性,樣式表支持,以及腳本,打印方面都有所提高。
HTML 5 的改進
2007年HTML 5草案被W3C接納,并成立了新的HTML工作團隊。
2008年1月22日第一份正式HTML 5草案發(fā)布。
HTML 5增加了更多樣化的API,提供了嵌入音頻、視頻、圖片的函數(shù)、客戶端數(shù)據(jù)存儲,以及交互式文檔。其他特性包括新的頁面元素,比如 header, section, footer, 以及 figure。
HTML 5 通過制定如何處理所有 HTML 元素以及如何從錯誤中恢復的精確規(guī)則,改進了互操作性,并減少了開發(fā)成本。一些新的元素和屬性,反映典型的現(xiàn)代用法網站。其中有些是技術上類似div和span標簽,但有一個含義,例如nav(網站導航塊)和footer。這種標簽將有利於搜索引擎的索引整理、小螢幕裝置和視障人士使用。同時為其他瀏覽要素提供了新的功能,通過一個標準介面,如audio和video標記。
一些過時的HTML 4標記將取消。其中包括純粹顯示效果的標記,如font和center,因為它們已經被CSS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