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石巖歷史沿革
時間:2023-03-01 16:27:02 | 來源:營銷百科
時間:2023-03-01 16:27:02 來源:營銷百科
嶂石巖歷史沿革:1972年,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郭康在太行山考察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氣勢壯闊的紅崖長墻砂巖地貌,后經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將該地貌命名為嶂石巖地貌。'嶂石巖地貌'有五大特點:丹崖長墻連續(xù)不斷、階梯狀陡崖貫穿全境、'Ω'形嶂谷相連成套、棱角鮮明的塊狀結構、溝谷垂直自始至終,并蘊藏著大量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和與之相關的'天人合一'的歷史與地方文化景觀。它與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嶂石巖地貌'建立了一套獨特的形成與演化模式,豐富了地貌學的內容,開拓了應用地貌學研究領域。
1999年12月,建成的中國最大澳門回歸,長城紀念碑林,全長1000米,鑲嵌999塊碑,又為景區(qū)增添了一大人文景觀。附:當?shù)厝艘渤懽?丈石巖'。
1994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三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2004年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
2006年被評為'河北最美的地方'之一,2007年又被評為'2007百姓最喜愛的河北魅力景區(qū)'之一。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地理學會成立百年、我國近現(xiàn)代地理學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百周年之際,《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中國地理學會共同發(fā)起了'中國地理百年大發(fā)現(xiàn)'的評選活動。初選名單就包括'1972年,郭康發(fā)現(xiàn)太行山嶂石巖地貌',但未進入最后30強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