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 O2O、外賣平臺自建配送團(tuán)隊的重要性如何?
時間:2023-04-02 20:02:01 | 來源:電子商務(wù)
時間:2023-04-02 20:02:01 來源:電子商務(wù)
自建配送團(tuán)隊的重要性是分時期來看的時候,直接說不靠譜或者非常重要,我認(rèn)為都是比較片面的看法,我先拋磚引玉說說我的想法:
首先說平臺初期
在平臺搭建的最初期,如果直接用自建配送團(tuán)隊的話,會遇到的問題就是
“發(fā)展慢、擴(kuò)張阻力大”的問題。眾所周知配送一定是一個相對人力密集型的事兒,特別是餐飲配送,高峰時期相對集中,在中午這兩個多小時加上晚上兩個多小時里,送出去的外賣是一天的90%都不止,那剩余時間的人員成本就非常嚇人了,再加上平臺的壯大,導(dǎo)致單位時間內(nèi)訂單密度無限增加,而配送員的接單送單效率是會遇到一個瓶頸的,除非加人,否則很難得到緩解,那平臺投入的成本就要不斷增長,這也是為何現(xiàn)階段所有初期采用自建配送的平臺(不舉例子了……太多了)都比較難迅速擴(kuò)張占領(lǐng)市場的原因。
我相信這也是為何這個答案里,大家都說“找死”“不靠譜”的原因。
初期說完了,我們說中期
現(xiàn)在以餓了么、美團(tuán)為代表的”初期不管配送”的平臺,在初期的“跑馬圈地”市場走的很順,他們兩家都宣稱自己已經(jīng)日峰值突破150W單了(2015年1月數(shù)據(jù)),因為不需要做配送,他們兩家本質(zhì)上只需要“拉流量”就可以了,這也是為何他們兩家在一年中,單量增長如此迅猛的原因。(美團(tuán)幾乎是2014年一年從0做起來的)
這時候需要配送的情況有兩種:
第一,但一旦初期的圈地走完后,平臺吸引的用戶依舊在增長,但商戶的配送能力會開始逐漸跟不上,這時候會出現(xiàn)一個矛盾:商家接了N個單子,但其中一部分是送不出去的,這時候平臺就要著急了,因為平臺需要增長,但商戶的配送能力會逐漸被飽和(注意:這時候用戶的需求還未被滿足),那對平臺來說,提供配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二,以餓了么品牌館為例,小商戶的生意昨晚后,那些大型連鎖的生意也是非常必要的,此時如何凸顯這些品牌的特性,從而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并且市面上還有許多大型連鎖其實是沒有配送能力的,一旦能幫他們解決配送,這一塊的生意自然水到渠成。
如果延展到“外賣”這件事兒的后期
未來平臺之間的差異化只會逐步的縮小,我的感覺是,差異化可能會不斷從線下開始拓展,配送一定是其中極其極其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
速度,安全,服務(wù),都是關(guān)鍵詞,當(dāng)商戶都被搬上來之后,用戶的選擇路徑就會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了?,F(xiàn)階段一些不被太在意的東西未來會被不斷放大,到時候“自建配送”重不重要?我覺得是重要的,但這個時候“自建配送”是不是還是以如此重的模式在走?我覺得應(yīng)該不是。一定更輕,更快。
大招今年就會開始放,2015年這一年一定是配送爆發(fā)的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