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裝修中有什么巧妙實用的照明設計方案?
時間:2022-09-03 12:18:01 | 來源:網站運營
時間:2022-09-03 12:18:01 來源:網站運營
題主其實問照明設計,作為設計師,其實我們一般稱它「分區(qū)散點照明」。
這個回答下很多答主都分享過「散點照明」的案例了,我這里講講「散點照明」怎么設計吧。
部分文字和漫畫圖片引用自燈具品牌@Geled記憶點GELED記憶點 的文章
首先看下只用一盞燈的「整屋一點照明」,和「分區(qū)散點照明」的效果對比。
你看,只用一盞吊燈的視覺效果和居住體驗,與多出光源疊加的視覺效果與居住體驗比起阿里,差距太大了。
而這就是「整屋一點照明」與現(xiàn)在最舒服的「分區(qū)散點照明」的區(qū)別。
那么什么是分區(qū)散點照明
「分區(qū)散點照明」:它是針對“整屋一點照明”而言,依據(jù)居室中不同空間不同區(qū)域的不同需求,以點、線、面結合的方式,進行墻、頂、地多界面多層次的照明方式。
顧名思義,就是將之前一盞吊燈的作用分配到不同類型的燈具中,運用到各個空間角落,讓整個居住空間更溫馨、實用、有層次感。
那么說散點照明散點照明,這里的 “散點”都有哪些?
如下圖所示,散點照明的燈光有這么五種劃分,不同的類型都是“散點”的運用
但這么多燈,真的是必要的嗎?作用有哪些呢?
同樣來一張漫畫給大家演示
照明對于居住空間能起到很多作用,而不同的燈其效果也是不同的,而這些都是傳統(tǒng)一屋一燈的方式做不到的。
了解燈光的作用,也知道了可以用燈光對家來干些什么,那么,又如何將其運用到空間中呢?
下面我們就從選燈、用燈兩個方面給大家具體說說,并且結合實際案例給大家更直觀的體驗。
如何做好「分區(qū)散點照明」?
怎么選燈和怎樣用燈?
一、選燈 曾經「家的要素」用戶 有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 “怎么讓家里的燈光柔和卻不失強力的霸道感”
如此矛盾的兩組詞,恰恰是燈光設計的「第一法則」
柔和,就是要減少眩光
霸道感,就是要增加亮度。
看下面這組圖
左右兩邊燈具有同樣的亮度和光束角,左邊會讓人感覺到眩光刺眼,而右邊卻讓人感覺柔和舒適,為什么?
因為兩個燈具的遮光角(下邊有講解)大小不同。
右邊女孩坐在燈具的遮光角區(qū)域內,看不到燈具里面的光源,沒有眩光,也就不刺眼,俗話說“不是太亮了,而是太直接”。
So 如何正確選擇?
1、選用“遮光角” 在45°左右的燈具遮光角:光源切線與水平線的夾?。
舉個例子 :
低于30°遮光角的燈具,會對人眼產生大的輝度,眩光刺眼。
判斷一個燈具設計好壞的標準之一:遮光角45°或以上。
有一種簡易方法人眼辨識遮光角 : 你看產品圖片或實物感受一下,燈口平面到光源的深度d和拇指長度相似,遮光?就在45度左右, 這樣的燈具眩光就少。
2、如果吊了頂裝嵌入式燈具,燈具高度不能太高如果嵌入式暗裝燈具高度高于10cm,就不建議家裝了,它要求吊更厚的頂,常規(guī)的2.8m層高可以吊頂,但不宜吊厚,所以燈具高度在7cm以內為宜。
至于燈具大小個人感覺沒必要追求大,暗裝本身就是保持天花板清爽,精致而又有力量是最好。
3、如果不吊頂,選用明裝燈具如果家里不吊頂,那么就會燈具外露為明裝燈具。而明裝燈具一定要保證超高顏值。
在設計師、建筑師眼中,燈具就是軟裝,切記不能馬虎,燈具的高級與否直接關乎家的品味。
4、有光束角的筒、射燈,常規(guī)家庭選用功率在7-12瓦如果是更大空間可以選擇更大功率的燈具。
5、選用光素質穩(wěn)定的品牌燈具燈具有太多的光素質,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些滿屏鼓吹三星CREE燈珠那么簡單,消費者又不做燈,只要會選燈就好,盡量避開參數(shù)黨。
有位設計師說頁面視覺都做得這么細膩一致,用戶曬圖效果也不錯,我相信他燈具各方面的素質一定不錯,這是很好的經驗之談。 還有業(yè)內人士說一些眾人皆知的牌子未必做的是優(yōu)秀燈具,而是做流通品,這也是很符合邏輯的經驗之談。
二、如何用燈?
調節(jié)燈具出光方向,控制遮光角,讓燈具從直接照明轉為間接照明。
還是剛剛的圖,稍微調整下暗裝射燈的內環(huán)角度,出光方向發(fā)生改變,人就出現(xiàn)在遮光角內。讓燈具從直接照明轉為間接照明。
軌道燈轉向墻壁,經墻壁反射燈光到人眼范圍,柔和舒適,直接光變成了間接光。
間接照明區(qū)別于直接照明在于是否經過介質的折射。 調節(jié)原則是:擦墻不照墻,控制遮光角,避免眩光。
圖左照墻燈具垂直照墻,讓局部太亮,經墻壁折射又產生了人眼輝度甚至眩光。圖右擦墻燈具則不會,燈光擦墻,光線柔和均勻。
而擦墻還是照墻,主要就在于燈罩的尺寸,燈罩開口由小到大分別是照墻,擦墻,甚至還有洗墻效果。
把握以上原則,考慮家人的常規(guī)動線(行動路線),觀察各處的遮光角,微調燈具方向,控制好直接照明和間接照明的配比,擦墻不照墻,你的家人會發(fā)現(xiàn),你就是可以算是一個小燈光師了。
最后結合幾個「家的要素」的案例來解析「分區(qū)散點照明」的運用吧
案例一
1. 左右兩邊射燈(光束角37°),中間3個筒燈(光束角45°),2種燈具遮光角都在45°,所以站在45°切線上拍照,毫無眩光。
2. 左右兩邊的射燈距離墻面30cm, 但基于它可以調節(jié)方向,往里調一點,光斑就在墻上往上走,往下調一點,光斑就從墻上往下走。為此開孔離墻面的距離不會讓你太拘束,我們推薦離墻距離是30-50cm間依據(jù)整體美觀度選擇。
3. 洗墻效果,右邊燈與燈的距離是80cm,我們推薦均勻洗墻燈間距離是80-100cm,具體原因往下拉,有圖解。左邊則沒有均勻布局燈具,這是個重點!完全沒有必要均勻布置,一切取決于家里位置的功能布局,圖中沙發(fā)上方可以不設置燈具,后續(xù)用落地燈補光。中間三盞做主照明距離可以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隨意。如果你做的是散點照明,建議放下“對稱美”的成見。
4. 洗墻不照墻,光線柔和并且有強力的霸道感,客人從客廳往里走,即使只有光與材質,也有震撼到。
5. 讓燈光擦向墻面、柜面,洗墻而下,有拉高天花的感覺,減少空間的閉塞感。
6.木質材質選用2700K-3000K的暖白光,能呈現(xiàn)出漂亮的紋理,要善用間接光打到材質上,呈現(xiàn)材質的美。
「總結」:剛好這套照片還沒有過多的軟裝入場,有種“斷舍離”主張的感覺,同時也是大家最喜歡說的沒有主燈的概念,設計師做了很好的燈光布局,達到了“明廳幾凈”的設計感。
(案例一圖片來源「家的要素」合作設計師:桂-成設)
案例二
運用軌道燈,照明兼投射,照亮不同角落,且可以將角度調整擦墻壁,經過折射后,變得自然、舒適。 雖然軌道燈可以事后施工,燈頭增減隨意,但是要事先在頂上留有電線,并確認好互連和回路。
我看到上面這張圖片的感覺就是:圖中無人,但感覺人無處不在,歡聲笑語。
除了案例一的燈光優(yōu)點之外,這次選用的筒、射燈更具顏值,點亮之后,出光口的亞克力材質,與光自然的結合,晶瑩透亮又防止眩光,品位盡顯。
「總結」:我的好朋友空間設計師哈達說:“空間里的椅子、燈、畫這些物件,實際上是勾勒特定美學的載體”。這位屋主在各種細節(jié)上都體現(xiàn)出了生活的品位,但不是堆砌的奢華,處處有種輕奢的感覺。到她家做客,會有一點距離感,但是又會很放松。
案例二圖片來源GELED深圳屋主@K君0417 )
總之,燈光是有情緒的設計,不同使用者各自有主觀的不同。
喜歡這些可以讓大家可以學會一些簡單的燈光設計,然后也可以擁有扮出一個燈光高級的家。
最后給自己打個廣告
在公眾號「家的要素」回復「本站」
還可以請我們「家的要素」為你改造設計~
簡單省事的為你打造一個高級美麗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