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1 19:58:01 | 來源:電子商務
時間:2023-03-11 19:58:01 來源:電子商務
2006年底,許樂天辭去了跨國公司高管的職務,開始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時許樂天的兒子剛出生不久,這讓他對母嬰產品感興趣起來。經過多方調研,許樂天和自己的高管團隊便把目標定在了母嬰產品這塊市場。在他們看來,隨著嬰兒潮的來臨,這將是一塊肥沃的處女地。2007年年初,乖寶貝網站上線。
創(chuàng)業(yè)的歲月艱辛而甜蜜。幾年下來,乖寶貝真的很“乖”,客戶數成長到了驚人的300萬,營業(yè)額也從零開始,到2010年突破了5億元大關,這在當初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幾乎就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隨著國內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的發(fā)展,以及乖寶貝技術平臺和運營系統(tǒng)的不斷完善,來自網站的銷售收入和用戶增長幾年來一直有高速雙增長的態(tài)勢。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乖寶貝在母嬰市場的表現有些許放緩的勢頭;另一方面,乖寶貝吸納的風險投資也在不停地催促,要求許樂天利用原有的母嬰客戶群,激發(fā)他們的購買潛力,將乖寶貝打造成一個綜合性超市,做到這個市場的No. 1。于是,如何讓乖寶貝再創(chuàng)新高,在2010年年中擺上了董事會的議程。
許樂天當初決定做乖寶貝,看中的正是電子商務的空間和時間無限大的概念。雖然乖寶貝的成長計劃看起來有風險資本的意愿,可是也正好契合了許樂天自己的野心。2010年3月,乖寶貝正式推出成長計劃,開始向母嬰以外的產品線延伸。然而半年下來,似乎天并未遂人愿。
就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來看,公司下了很大的血本,但從增長態(tài)勢來看,業(yè)績成長遠遠比不上母嬰用品這一塊的增長。在公司內部,也有很多人對公司推出的成長計劃有質疑。比方說,公司個人護理頻道總監(jiān)葉輝就曾經提出,公司應該放棄拓展,回到母嬰產品的主線,集中精力做強核心產品。
而且,自從公司開展成長計劃以來,用戶投訴明顯增加,上個月投訴量又創(chuàng)了新高。不少用戶投訴送到家的啤酒瓶破碎了,要求換貨。除此之外,網站的退貨率也在這幾個月猛增。這些問題,許樂天并不是第一次注意到。看來新增的各類產品與母嬰產品在配送方式上的區(qū)別還真不小呢。
但是,作為網站的掌舵人,許樂天自己不可能給成長計劃潑冷水。不過,不潑冷水并不意味著坐視緩慢成長的新業(yè)務拖垮公司當前的現金牛。有時候,許樂天的腦海里也會閃過一絲念頭:乖寶貝是否應該收縮自己的業(yè)務,回到自己當初苦心經營的母嬰產品上,把客戶體驗做到極致?畢竟,從自己在母嬰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來看,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不過,風險資本推動下的乖寶貝,似乎已經回不到原來的成長曲線上了。
在與共富創(chuàng)投的工作餐上,投資顧問的話讓許樂天覺得不無道理:“垂直類網站的成長空間畢竟是有限的。你看京東、紅孩子,它們都在向綜合性B2C轉型。你也知道,如果你做不到前幾位,在資本市場就拿不到高的溢價。資本市場歡喜的,除了營業(yè)額,還有想象的空間。有概念的公司,才會讓人瘋狂。依我看,你們的成長計劃還應該更aggressive(有進攻性)一點。”晚餐中,投資顧問承諾追加投資。
可是,得到了投資承諾的許樂天并不輕松。不知道為什么,他心里反而還有稍許不安。初春夜晚的風,還帶著絲絲涼意。仰望夜空,幾顆寂寥的星星無聲散落。
乖寶貝到底應該選擇拓展還是回歸?請看幾位管理專家的點評。
關鍵詞:成長,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