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賽道開始變得復雜,生鮮電商真正步入深水區(qū)。

生鮮電商已經不是單純的線上化就可以實現的,大小門店、前置倉+配送、社區(qū)團購,輪番上陣的生鮮電商模式之爭背后,是整個行業(yè)始"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青草_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_欧美人与鲁交大毛片免费_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18143453325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18143453325 在線咨詢
所在位置: 首頁 > 營銷資訊 > 電子商務 > 生鮮電商們,別被巨頭騙了

生鮮電商們,別被巨頭騙了

時間:2023-03-25 22:12:02 | 來源:電子商務

時間:2023-03-25 22:12:02 來源:電子商務

文丨方文 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整個賽道開始變得復雜,生鮮電商真正步入深水區(qū)。

生鮮電商已經不是單純的線上化就可以實現的,大小門店、前置倉+配送、社區(qū)團購,輪番上陣的生鮮電商模式之爭背后,是整個行業(yè)始終找不到完美的解決方案。

從一開始,生鮮電商就是巨頭的游戲。這一輪的生鮮電商熱潮雖然聲勢浩大,但是頭部集中明顯,除了團購已經看不到小玩家的進場。

隨著競爭的激烈,小玩家受到的限制會越來越大。

盈利難關

生鮮電商盈利難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這個難題的存在,導致了過往大量的生鮮項目都只能成為炮灰,成為生鮮電商探索路上趟坑的墊腳石。

線下到線上的遷移,在很多商業(yè)場景中都存在20%毛利率的限制。

最典型的就是外賣和打車。O2O領域唯一存活下來的兩個場景中,都巧合地出現了20%毛利率。餐飲行業(yè)的毛利率大概也是在20%左右,但是當美團的抽傭已經達到20%的時候,外賣業(yè)務也只能勉強做到盈虧平衡。另外一個是打車,滴滴的抽傭達到20%多,也是在去年才實現盈利。

生鮮行業(yè)20%的毛利率,成為了生鮮線下轉線上最大的坎兒。如何用這20%的毛利率覆蓋損耗、履約、市場等成本,實現生鮮線上化后的盈虧平衡,成了終極命題。

生鮮電商之所以這么難,有太多的因素。

除了盒馬的高選品策略帶來的溢價外,生鮮電商幾乎很難在產品上提高價格來拔高利潤空間。如何能夠玩轉這20%的毛利率空間就非常有考驗是一個精細活兒——如何在20%的毛利率空間里,同時滿足體驗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效率)。

實際上,這是做不到的:效率和體驗,二者不可兼得。

生鮮線上消費體驗要做好的第一條就是標準化。生鮮如果無法實現標準化,那生鮮電商就無從談起。但是一旦標準化,就必然新增成本。

比如說,每日優(yōu)鮮、叮咚買菜的精品化的蔬菜,就會有分揀和包裝成本。更不用說,每日優(yōu)鮮和叮咚買菜自建配送,訂單的履約成本就占比超過10%。

之前,生鮮電商被認為是要干掉菜市場,但是發(fā)展到現在,生鮮電商追求的高客單,已經和消費者對菜市場的需求不匹配,更符合大賣場。

之所以現在更多的人接受了線上買菜,并不是因為價格便宜,而是一線城市消費者對稍微有溢價的精品生鮮容忍度有提高。再加上外賣的習慣培養(yǎng),消費者可以接受支付一定的配送費用。

只有兩個因素能帶來一個行業(yè)的改變,一個是核心生產要素效率大幅提高,一個是消費者可以接受增值服務。

實際上,前置倉+配送的模式,與其說是在賣菜,不如說是在提供增值服務。

只不過,對于日常做飯的消費者來說,真的需要這個增值服務嗎?

生鮮這種低毛利行業(yè),很難包裝得高大上去賣貴族蔬菜和水果,只能扎到泥土里去,把一分分的成本摳出來,才能滿足真正的消費者需求。

實際上,不止是前置倉模式盈利問題受到質疑,生鮮電商行業(yè)多種業(yè)態(tài)都還處于探索狀態(tài)。

大店和團購,一個頂級體驗但是沒效率,一個是類似供銷社的頂級效率但是沒體驗,這兩種模式只能在特定場景中成立。

盒馬在今年3月放棄了前置倉改為mini小店,而盒馬鮮生的大店依然處于虧損狀態(tài);美團的小象生鮮常州關店;蘇寧小店去年大批關店潮,北京就多達百家。此外,叮咚買菜、永輝買菜等,甚至是成本更低的團購,都還沒有對外宣稱盈利。

小玩家“all in”,大玩家“all” in

毛利率的限制,導致了如今的生鮮電商行業(yè)出現了八仙過海的復雜局面。

生鮮電商的主要參與者有5方勢力,分別是阿里、騰訊、京東、美團四大巨頭和以同程生活、叮咚買菜為代表的獨立創(chuàng)業(yè)公司。

這5方勢力中,業(yè)態(tài)模式交錯,又分為了3條路線,分別是門店、配送、團購。

近期,阿里通過零售通正在籌建新的社區(qū)團購部門,以零售通覆蓋的夫妻店為根據地,將社區(qū)團購業(yè)務接入到門店中。

此外,菜鳥驛站6月的升級中,也將團購業(yè)務接入,將菜鳥驛站作為團購業(yè)務自提點。今年5月,社區(qū)零售平臺十薈團完成8140萬美元C1輪融資,阿里巴巴作為投資方,將十薈團和菜鳥驛站進行了業(yè)務的對接。

當然,阿里的生鮮版圖還包括整個盒馬業(yè)態(tài),以及餓了么的線上買菜業(yè)務。

騰訊也在生鮮電商領域不斷加碼,其扶持企業(yè)近期頻繁獲得融資。

美團在生鮮領域也是布局已久,曾經的小象生鮮,去年上線買菜前置倉+配送模式的美團買菜,以及今年的團購模式美團優(yōu)選、平臺的模式菜大全。

京東也是有京東超市、京東買菜、 7fresh、永輝買菜和超級物種。

獨立創(chuàng)業(yè)公司包括叮咚買菜、同程生活、蘇寧小店。同程生活今年6月完成2億美元C輪融資,在7月底和鄰鄰壹戰(zhàn)略合并。

從當前生鮮電商的格局來看,巨頭和創(chuàng)業(yè)公司呈現出不同的策略,小公司“all in”,每日優(yōu)鮮重押前置倉,十薈團重押社區(qū)團購,而大玩家則是“all” in。

阿里、美團等在生鮮電商的布局,涵蓋了大店、小店、前置倉、社區(qū)團購生鮮電商的所有形態(tài)。

生鮮行業(yè)3種路線的同時存在,以及巨頭廣撒網地布局,實際上根源都是生鮮電商在體驗和成本上無法達到同步,這種不匹配的復雜,甚至在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也同樣存在差異。

簡單來說就是,從大店到配送、小店、自提,成本逐漸地降低,但是體驗也越來越差。

同時,不同的業(yè)態(tài),在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又呈現出差異。一線城市對體驗要求高,三四線對成本要求高,生鮮電商不存在一個模式全國通吃。一個例子是,美團的小象生鮮在北京和常州不同城市試營業(yè),美團優(yōu)選和美團買菜也是針對不同城市的方案。

這就導致了生鮮電商短時間內無法找到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

所有的玩家,所有的模式,都是在用戶體驗可接受的范圍內嘗試成本底線,比如盒馬和每日優(yōu)鮮選擇的源頭直采,降低采購成本;社區(qū)團購集中訂單的方式降低履約成本。

巨頭游戲

巨頭之所以押注全部的業(yè)態(tài),另外的一層考量是:生鮮的流量意義,短期來看大于盈利意義。

生鮮電商,有的行業(yè)人士認為是供應鏈生意,有的認為是流量生意。其實,生鮮是供應鏈生意,電商平臺是流量生意,生鮮電商是成本控制生意,供應鏈的成本要控制,流量獲取的成本也要控制,還有履約、人力等運營成本,從一開始巨頭就存在全鏈條的優(yōu)勢。

小玩家成本控制的工具箱更單一,再加上生鮮20%的毛利率,短時間內無法覆蓋成本,導致幾乎所有小的生鮮電商玩家,都把觸角擴充到了雜貨領域。

每日優(yōu)鮮、十薈團,幾乎所有的玩家都擴充了品類,擴大的SKU,甚至十薈團都開始賣大家電、服裝、圖書了,實在是瘋狂。這并不是為了滿足消費者買菜做飯的一站式購物體驗,而是通過增加SKU提高客單價。

當生鮮電商開始向雜貨等品類擴張時,實際上已經觸及了傳統(tǒng)電商巨頭的業(yè)務,比如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等。

這就已經不單單是生鮮線上化的問題。

生鮮電商當前的發(fā)展狀態(tài)需要回答的兩個問題是:

  1. 如果擴充品類,把生鮮電商生意做成了線上零售生意,巨頭們答應不答應?
  2. 如果還是以生鮮為主,那在巨頭需要場景、流量的背景下,生鮮電商有單獨存在的必要嗎?
最典型的就是永輝和大潤發(fā)。同樣作為兩個線下商超的轉型,永輝盡管有和京東的合作,但是由于自己分散力量還做了永輝買菜和永輝生活,導致永輝云創(chuàng)連年虧損。

大潤發(fā)將更多的將精力放在和天貓?zhí)詫毜奶怎r達上,做好線下的供應,不妄圖自己去做流量入口,實現了訂單和利潤的增長。

這次的生鮮電商熱潮,很大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催化影響。幾乎所有的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都獲得了極大的爆發(fā)。

如果此前市場對生鮮電商的客單價還停留在動態(tài)發(fā)展的理論基礎上的話,疫情的影響,可以認為是對生鮮電商的極限壓測。

可以判斷的是,如果今年2-3月生鮮電商的業(yè)績還是無法做到盈利的話,那在未來不短的一段時間內,生鮮電商的模式還是很難跑通。

生鮮電商的未來前景,可以預測的是,如果模式驗證成功,那么巨頭將大舉入場,打掃戰(zhàn)場;如果模式驗證失敗,巨頭可以繼續(xù)投資,支持創(chuàng)業(yè)公司繼續(xù)模式驗證。

關鍵詞:

74
73
25
news

版權所有? 億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許可權利。

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瀏覽器,建議您使用谷歌Chrome瀏覽器。 點擊下載Chrome瀏覽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