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檔,可能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時間:2022-06-04 20:00:02 |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時間:2022-06-04 20:00:02 來源:行業(yè)動態(tài)
文|南如珉 據(jù)說,失傳已久的“國產(chǎn)保護月”今年將再度來襲,整個7月份將會被完整的保護下來。
其實“保護月”這個概念已經(jīng)有了十多年,之前這個概念風生水起,反倒在近幾年銷聲匿跡。如今重新提上日程,更多是因為今年太過于特殊,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各種獻禮片扎堆于7月份,從而導致了這個檔期非常的敏感,利用政策保護起來亦是可以想象的。
如今保護月的意義已經(jīng)不大 其實保護月最為瘋狂的時候是2008-2015年,當時重點保護的有賀歲檔(12月)、暑期檔,以及各大“咽喉要塞”。如今依然處于被保護狀態(tài)的還有春節(jié)檔以及國慶檔。隨著檔期比重的不斷調整,保護對象亦是在不斷變化。但核心的宗旨是不變的:那些大票倉的檔期處于絕對保護狀態(tài)。
賀歲檔的逐漸凋落,讓它慢慢失去了保護的價值和意義,如今已經(jīng)有陸續(xù)的好萊塢大片搶占,比如《海王》、《大黃蜂》等10億 項目也是在賀歲檔隨便出入。而暑期檔亦是慢慢處于“半保護”狀態(tài),近年來也在逐漸放松,好萊塢大片在針對性的進入。
(近年來7月份的好萊塢影片)
比如近幾年的暑期檔,7月份并沒有被嚴格保護起來,還是留了很多活口,不乏有《變形金剛5》、《蜘蛛俠2》這種超級體量的項目。從歷年來看,7月份基本是逐漸寬松的趨勢,甚至2019年有《蜘蛛俠2》、《愛寵大機密2》、《獅子王》接連三部好萊塢輪番轟炸。
其實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自信的表現(xiàn),本土電影的成長環(huán)境其實不該受好萊塢大片的影響,看他人臉色、躲避好萊塢大片的情況在慢慢減少。其背后的原因,自然是國產(chǎn)片在品質和體量上在逐漸提升,找到了突破天花板的方法;而另一邊分賬片卻乏善可陳,連續(xù)多年在原地踏步。此消彼長之際,兩者的分化在加速。
因此,保護月的意義已經(jīng)不大了,是時候該退出歷史舞臺了,因為很自信的說,好萊塢大片已經(jīng)不經(jīng)打了。經(jīng)歷了這十幾年的鋪墊之后,勢頭已經(jīng)被徹底扭轉過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好萊塢大片10億 就是爆款的標準,而國產(chǎn)電影10億 已經(jīng)是多如牛毛,爆款的標準怎么也得是30億起步。
其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國產(chǎn)片找到了人口紅利之后的另一個紅利——情緒紅利!這是好萊塢大片,甚至港片都不具備的。諸如《戰(zhàn)狼2》、《我不是藥神》等等,強情緒、接地氣感同身受的離場感,這些是好萊塢電影無論如何都無法擁有的,這跟文化的差異性、民族性有關。
情緒紅利的出現(xiàn),讓國產(chǎn)片真正跟好萊塢大片拉開了差距,在體量上已經(jīng)徹底的脫離開來。所以,如今根本不用躲避好萊塢大片,正面硬鋼一點都不懼。同檔期國產(chǎn)片完勝好萊塢大片的案例不勝枚舉,哪怕現(xiàn)在低成本《我的姐姐》也能跟好萊塢重磅制作《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掰掰手腕。
所以,沒必要保護了,放馬過來就好?;蛟S在不久的將來,會真正實現(xiàn)檔期的自由,將保護月徹底的拿掉,甚至像國慶檔、春節(jié)檔這種級別,也不會在針對性的保護。畢竟國產(chǎn)片的體量依然還在上升,好萊塢始終未能找到突破瓶頸的辦法,如今真的已經(jīng)沒有“好萊虎”來襲那種震懾感了。
從數(shù)據(jù)上,目前好萊塢電影在內地市場的占比在逐漸遞減,票房TOP5均被國產(chǎn)片壟斷,未來TOP20都將被國產(chǎn)片霸占。正是因為市場在不斷的傾斜,一些強情緒的國產(chǎn)片橫空出世,根本不懼怕好萊塢大片的沖擊??墒墙衲曛匦聦⒈Wo月的概念提出來,依然是因為檔期的獨特性。
今年暑期檔可能只有一個月了 其實從《速度與激情9》較北美提前一個多月就能夠看出端倪,這顯然是在保護一些重點影片,很可能今年整個7月份都不再市場化?!端俣扰c激情9》選擇了5月21日也在最大化的避開7月份,從這個趨勢來看,今年暑期檔的整個7月份可能都會播放一些主旋律電影,商業(yè)片基本是無法進入了。
而今年保護月的特殊情況是,不管是好萊塢分賬片還是國產(chǎn)片,可能無法進入7月份,這次的保護僅僅針對的是幾部主旋律電影,普通的國產(chǎn)商業(yè)片并不在保護范圍當中。從而7月份可能會變成主旋律檔,也完美符合建黨100周年的獻禮主題。
據(jù)毒奶電影的了解,部分片方原本想將自己的項目定在7月份,但都沒有給予通過,只能在其他檔期尋找機會。這也就意味著7月份可能只有幾部主旋律電影來支撐。整個7月被圍了起來,正如近幾年的國慶檔一樣,成為了主旋律電影的專屬檔期。
目前7月份的片單有《1921》跟《革命者》,接下來張藝謀的《狙擊手》、劉偉強的《中國醫(yī)生》等主旋律都有可能放在7月份,7月將徹底變成主旋律月,紅色題材的密集扎堆,單位組織包場將會重出江湖。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市場已經(jīng)不斷的證明,觀眾不喜歡純粹的主旋律電影,這種標準的紅色題材是很難吸引觀眾的,必須非常聰明的植入主旋律元素,諸如《戰(zhàn)狼2》、《流浪地球》等。但像《1921》、《革命者》這些還是太過于偉光正,此類項目在正常的市場當中很難占到便宜。
盡管被保護了起來,沒有商業(yè)片參與競爭,但它們真正吸引觀眾的數(shù)量會相對有限。整個7月份原本該屬于全年最為密集的上映周期,但于觀眾而言,可能會面臨無片可看的境遇。這就寄望于以上幾部主旋律電影有真正能夠拍的好、能夠破圈的項目。
7、8月兩個月的暑期檔,倘若7月真的被主旋律壟斷,那么單獨的8月份顯然無法放下那么多項目。目前一堆暑期檔待映的項目,比如烏爾善的《封神》、陳思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張一白的《燃野少年的天空》等等,還有無數(shù)項目在后面排隊,
原本還得有10部以上的項目已經(jīng)盯住了7月份,但必須要另謀出路。連國產(chǎn)片都沒有機會,好萊塢分賬也就更不可能了。因此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些影片還得繼續(xù)往后挪,每個項目都在調整自己的檔期空間,這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也將影響到全年的電影票房。
2019年建國70周年、2020年脫貧關鍵年、2021年建黨100周年,在經(jīng)歷這些之后,主旋律電影得到了快速、健康的上漲,也留下了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而接下來2022年以后,商業(yè)片的項目可能會稍微多一些,畢竟電影票房這東西,必須得離觀眾更近才行。